用科技赋能产业 博智林机器人助力智能建造发展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720

  • 建筑机器人
  • 智能建造

   近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广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系列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实际上,在探索智能建造、开发建筑机器人方面,不少企业已经行动,碧桂园就是其中的代表。

 

  探索智能建造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智能建造”,从国家层面将发展智能建造列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建筑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9万亿元。然而当前传统建筑业发展受多重制约,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22年6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关于农业、建筑、医疗、矿山领域机器人应用优秀场景名单的公示。碧桂园旗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获批外墙喷涂、室内喷涂、地砖铺贴三个建筑领域机器人应用优秀场景。



 

  据了解,截至2022年6月底,博智林已有26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8个省(区、市)超500个项目;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适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近50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一直以来,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并走在国内外行业前列。

 

  2021年2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广东佛山顺德凤桐花园获批成为全国七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

 

  作为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项目,截至2022年1月底,凤桐花园已累计进场机器人35款70余台。该项目开展了建筑机器人应用的多项试点,包括首次完成机器人参与建设示范区、首次建立机器人调度中心、首次跑通修整类机器人多机联合施工模式等,实现了少人化或无人化施工作业,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在工地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验证。

 

  2021年7月28日,凤桐花园项目“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两项经验做法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2021年12月15日,凤桐花园项目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第一批)》。


  测量机器人

 

  朝着“双碳”目标迈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显得至关重要。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持续深化绿色建造试点工作,提炼可复制推广经验。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博智林研发的建筑机器人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幅度减少了施工的返工率;通过科学的材料算量系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在建筑材料算量及使用上,博智林自研BIM系统和WMS系统可以实现材料的精准计算和使用,通过数字化管理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博智林自研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流动制砖车,可提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建筑垃圾直接转化为园林路面砖、植草砖、盲道砖、各种实心混凝土砖等再建材制品。

 

  解决痛点难点辅助建筑工人工作

 

  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农民工平均年龄41.4岁,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下降,很多老工友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从事这个行业。

 

  以室内喷涂打磨为例,在传统工地上,喷漆是一项脏乱的工作,按照要求,工人需佩戴口罩、面具,但很多时候,工人又觉得口罩、面具影响呼吸,摘掉防护面具后人体就直接吸入了油漆挥发的有害气体。而在封闭空间内打磨时,工人们会淹没在粉尘当中看不到人。打磨完之后,即便戴着口罩、面具,鼻孔、耳朵里也都是灰尘。


  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

 

  博智林机器人的出现,为这个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答案,它们可以帮助建筑工人完成危险、繁重、脏乱的工作,也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工地。

 

  室内喷涂喷漆机器人可以基于现场环境和大数据进行作业路线智能规划,调节喷涂参数,完成喷涂工作,还可以避免因重复喷涂造成的材料浪费。而腻子打磨机器人在作业时,不需要工人进入到房间,同时还能将粉尘吸走,大大降低室内的粉尘密度。

 

  工人告别了过去蹬梯踮脚、俯身弓腰的工作状态,只需要操作机器人就可以快且轻松地完成工作,年轻的建筑工人有了新的头衔——产业技师。

 

  2021年5月,博智林测量机器人、建筑清扫机器人、天花打磨机器人和内墙面打磨机器人陆续进入佛山诚通纸厂东侧地块住宅项目,为中交一公局打造智能建造新模式提速。

 

  中交一公局佛山诚通纸厂东侧地块住宅项目总工程师吉庆说道:“从没想过机器人进入建造行业的速度会这么快。工人们现场反馈,测量一个房间,博智林测量机器人不到2分钟就完成了,并且可以自动识别墙体、天花、砌柱等。后续我们又引进了博智林建筑清扫机器人、天花打磨机器人和内墙面打磨机器人。这些建筑机器人极大地减少了工人的繁重体力负担。”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博智林机器人不仅让建筑工人更轻松、更有尊严地工作,更在赋能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更好地改善建筑工地工作条件,让智能制造之路越走越宽广。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5年全球建筑机器人市场有望突破3.8亿美元

    2020-06-10

  • 砌砖机器人Hadrian X获新里程碑:一小时砌砖200块

    2020-06-28

  • 机器人或可解决建筑业用人之殇

    2020-07-01

  • 卡特彼勒收购Marble机器人公司

    2020-07-0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