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小行星撞击产生了地球上罕见的钻石材料

西贝网 20220720

  • 小行星撞击
小行星撞击通常被视为灾难性事件,这并不完全令人震惊,因为大约6500万年前的一次撞击使恐龙从地球上消失。除了破坏之外,小行星撞击现场的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也创造了像钻石这样的新材料。伦敦大学学院专家们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小行星的撞击也能引发类似钻石的材料的形成,并具有意想不到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这些发现出现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详细介绍了对源自Canyon Diablo铁陨石的名为蓝丝黛尔石(lonsdaleite)的矿物的高级分析。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蓝丝黛尔石的六边形几何形状是它与普通钻石的立方体几何形状不同的地方,但是一项新的分析显示,有关的矿物也有“类似石墨烯的夹层”。而由于这里发生了两种类型的晶体生长,这一种属于被称为二灰石的矿物类别。

辉石的性质赋予了它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光谱特征。在朗斯代尔石样本中观察到的独特结构被认为是创造除了具有电可塑性之外还具有极高硬度的材料的一个途径,这意味着它们的特性可以根据任何特定应用的要求进行调整。科学家们还希望,对钻石-石墨复合结构的深入分析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在小行星撞击现场产生的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先进的材料“可能会带来新的应用,从磨料和电子产品到纳米医学和激光技术”。回到蓝丝黛尔石--它是以著名晶体学家 Kathleen Lonsdale命名的--2016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到,剧烈的陨石和小行星碰撞可以通过石墨的自发压缩导致钻石和蓝丝黛尔石的合成。该研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流星撞击地点周围经常发现蓝丝黛尔石晶体。

作为上述研究的一部分,科学家们设法在实验室中使用高功率的激光束制造出蓝丝黛尔石,模仿撞击事件所产生的条件。俄罗斯的钻石坑--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区之一--也是由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它造成了一个大小约为60英里的坑。在该事件中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热量使石墨片在距离碰撞地点约8英里的地方变成了钻石。

然而,钻石不仅仅是在撞击地点产生的,它们也在撞击物本身的深处被发现。据美国宇航局(NASA)称,对萨特磨坊陨石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在其基质中发现了大型钻石。另一项发表在PNAS上的来自2020年的研究提到,当小行星--在其早期--与对方或小行星碰撞时,也会形成钻石。说到极端的情况,Cancri 55e行星被认为主要由钻石构成。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NASA DART任务将可能无意中引发一场人造流星雨

    2020-05-18

  • 小行星撞击或摧毁整座城市:NASA推行星防御计划防止灾难发生

    2022-03-06

  • 浅谈为何有史以来最大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仍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

    2022-07-07

  • 感谢小行星的“不杀之恩”,人们该如何应对星球“毁灭”危机?

    2022-07-1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