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超700亿元 工业互联网如何更进一步?

智能制造网 20200508

  • 5g通信
  • 工业互联网
在2020年,科技领域热词榜首当属“新基建”。据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新基建”包括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融合基础设施、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中就包括了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现如今,中国不仅是制造业大国,而且也是互联网大国。与此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应用,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趋势显著,对于发展工业互联网来说,可谓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经过近年的政策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国内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经超过了80家,在多个制造业细分领域实现了深入落地,整体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这一“成绩”显示出,我国具备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良好土壤,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市场前景也值得期待。

  工业互联网的“危”与“机”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各方面价值日益凸显,我国对于工业互联网发展也越发重视。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20年,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虽然在政策驱动下,国内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不少的隐患和挑战。一方面,工业互联网的保准体系、治理体系等还不够完善,尚处于探索当中;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产业在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上也存在缺口,同时在网络安全领域仍有一定隐患。

  当然,有挑战并不影响机遇的诞生。事实上,随着5G网络在国内正式商用,5G的普及推广将对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许多利好。简单来说,5G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优势,将为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提供关键性支撑。

  不仅如此,在5G推进广泛部署的背景下,要想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就必然要通与其他产业的相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机会。而工业互联网本身与制造业等领域关系密切,又能与5G形成良好的应用关系,将会是5G走向应用市场的主要场景。

  工业互联网如何抓住新机遇?

  在2020年,科技领域热词榜首当属“新基建”。据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新基建”包括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融合基础设施、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中就包括了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可以看出,在“新基建”的热潮中,5G和工业互联网实际上都属于新型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但是两者之间是有着互补优势的。因此,如何借着“新基建”的这阵东风,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是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具体来看,相关行业、企业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是通信业和运营商要深入认识到5G技术能够为工业互联网建设带来的巨大帮助,以及工业互联网将会成为5G重要商用场景的巨大机遇,加快面向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建设和服务布局,尽可能快的形成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未来十年的主要商用目标,而5G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也在日渐深入。所以,通信业、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方应当加强合作与交流,携手推动“新基建”向“新动能”转换,促进新技术在传统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工业互联网有望构建十万亿元规模大生态

    2019-02-22

  • LPWAN技术在现阶段国内市场上的主要应用领域

    2019-07-25

  • 2019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发布,Top3是阿里腾讯百度(附名单)

    2019-08-16

  • 理解智能制造概念及智能制造产业链

    2019-08-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