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AI多目标检测器是一种用于复杂城市环境交通监测的智能传感器

中国IC网 20220722

  • 交通信号控制

在城市交通中,虽然交通灯有信号控制系统,但交通灯的转换频率只能根据时间进行分配,交通灯时间不能根据车辆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比如说某个路口,某个时间段,南北方向车辆没有了,依然是绿灯,而东西方向车辆很多,绿灯时间内,车辆只能走一部分,这样东西方向只会越来越堵,道路的通行率降低了,同时延长机动车等待时间。

3D-AI通过多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实时分析图像中每个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信息。通过这些基本的交通信息,您可以在每个十字路口提供当前的交通流量。

3D-AI根据实时交通流量智能控制信号长度,多目标检测器改变了过去交叉口固定的红绿灯计时模式AI技术,实时分析各个方向的交通状况,通过内部自适应算法动态调整各个方向的交通灯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交叉口交通能力,减少空白等交通灯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交通效率;同时,在交通流量高峰期,通过合理的信号周期变化,可以降低当地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我们的特点:

基于边缘计算AI技术+红外热成像清晰

特征1:实时检测与控制

3D-AI多目标检测器是一种用于复杂城市环境交通监测的智能传感器BUX48,用于可靠地检测和区分道路。交叉口交通控制,优化交叉口交通信号灯配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适应交通控制系统AI功能如自动监控、分析、判断、预警等。

实时视频分析:

基于边缘计算的系统AI该技术可以跟踪目标,区分和收集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的详细数据,并通过进一步处理所有物体轨迹信息的数据获得进口道路的排队长度信息。人工智能传感器不仅可以获得车辆的位置和运动轨迹,还可以对模型进行分类。AI技术帮助道路管理者清楚地了解每天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也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危险路段和关键节点,重点解决城市交通瓶颈,提供实时交通流量数据,包括车辆位置、车型、速度等信息,可作为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传感基础设备。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连续监测城市交通信号,隧道监测可穿透烟雾。收集数据,包括通过十字路口的车辆轨道API集成自适应和预测交通系统。即使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检测也可以提供计数、占用率和分类,包括停车线或交叉口之间的计数。

特征2:全局洞察

基于边缘计算的全天候感知AI技术算法可以实时跟踪车辆的连续轨迹。在路边计算节点,清晰的红外热成像和可见光,微光视觉高清摄像头,不依赖于光,可以实现24/7的全天候交通流量监测,也可以在夜间眩光和恶劣天气条件检测道路。通过视觉分析可以生成交通数据,全球洞察,误检率低。

配合AI算法:全天候感知交通参与者,提供基本元素数据,如位置、车牌、速度、属性和姿势;克服雷达、视频等单系统单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决策者和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路网信息。

还提供了这个摄像头Wi-Fi可用于旅行时间计算和其他起应用。Wi-Fi智能交通检测器可以获取车辆的交通时间、速度数据,并在任何方向检测车辆的位置、速度和方向。同时,通过AI该算法可以对设备进行分类,例如将其确定为车载设备或行人手机。通过分析和挖掘大样本量轨迹信息,可以获得交叉延迟时间和路段通行时间等数据。

特征3:多维感知

3D-AI多目标检测器将监控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上传到云中,并根据连续的数据流生成详细和直观的报告。通过感知设备收集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处理数据、数据和算法,实现从分析、预测、决策到反馈的结果,有助于做出明智的城市规划决策,减少容易发生事故的地区和交通瓶颈。

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更新。人工智能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数据,有效地帮助规划我们的道路和城市的未来。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德承 DI-1000 利用机器学习来降低交通拥堵

    2022-04-06

  • 千方科技推出AI信号机,助力交通控制数字化

    2022-05-24

  • 2022年物联网行业有哪些用例?

    2022-07-29

  • 吉高智慧、海信等企业助力智慧交通行业建设

    2022-09-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