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法(UV)COD监测河道水质,在线实时监测

禹山传感 20220727

禹山UV法COD传感器与化学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紫外吸收法COD在线监测仪具有维护简单、无二次污染、故障发生率低、监测成本低、可在线不间断监测等优势,适应了现代环境监测的仪器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技术研发和测定原理将得到改进,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大力开发和应用紫外吸收法COD在线监测仪对于提高我国污水水质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COD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的简称,主要是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遇到强氧化剂时,发生氧化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的消耗量,它的单位通常以氧含量(mg/L)表示。由于大部分的废水湖泊或河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不利于水体环境的还原性物质,而COD值是测定水质中所含有的还原性物质含量的综合性分析指标。因此,对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测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对水质中的COD值进行测定,它是对水体环境进行连续性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紫外吸收法COD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优势

由于具有在线监测功能,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废水湖泊、河流或工业废水等的在线不间断监测当中。主要原因为∶第一,紫外吸收COD在线监测仪可在数秒内完成对紫外光的吸收作用,并可快速进行处理器的数据处理,即使有样品池的冲洗过程,也能保证在1min时间内完成对废水的一次测定流程,它的高效性是其他COD测量方法所比不上的;第二,通过双波长的紫外吸收法COD在线监测技术,可以补偿待测水样在测量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将干扰作用在结果计算中给予扣除,因此一般不需要预处理待测水样;第三,只要定期对在线监测仪进行重铬酸钾的监测系数校准,就不需要不时进行标准物质的校准工作,从而降低监测费用。

紫外吸收法COD监测技术

对于大部分的有机物来说,当波长在215~316nm范围时,都呈现各自不同的吸收曲线特性。所以,紫外吸收法COD监测技术就是利用254 nm波长下紫外线的吸光特性,设置吸光度标准曲线,依据朗伯比尔定律中的吸收定律,推导计算COD值。同时,为了消除水体浑浊度对紫外光吸收造成的影响,通常通过测定546nm波长处的可见光吸光度来排除水体浑浊度的干扰,采用双波长测定方法测量更为准确的紫外吸收法COD值。

禹山UV法COD传感器与化学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紫外吸收法COD在线监测仪具有维护简单、无二次污染、故障发生率低、监测成本低、可在线不间断监测等优势,适应了现代环境监测的仪器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技术研发和测定原理将得到改进,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大力开发和应用紫外吸收法COD在线监测仪对于提高我国污水水质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维护量低:无需试剂,无污染,更经济环保;带有自清洁刷,可防止生物附着,维护量大大降低,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用户的维护成本。

(2)无需校准:探头在出厂前已经校准,因此用户在使用时无需校准,可直接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

(3)方便集成:RS485数字接口,支持MODBUS协议,环保型设计,可轻松集成于水质监测系统,满足客户需求。

(4)耐用:在被刮蹭或部分污染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准确度,清洗方便。


查看全文

点赞

禹山传感

作者最近更新

  • 淡水湖泊中蓝藻水华危害及监测
    禹山传感
    2023-06-08
  • 水体透明度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禹山传感
    2023-04-27
  • 什么是叶绿素?如何监测?
    禹山传感
    2023-04-2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已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力争在传感器行业领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6

  • 从源头控制污染:甲烷传感器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四方光电 2024-09-12

  • 福州大学:可控超大孔结构和高延展性的明胶水凝胶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4

  • 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四方光电Cubic 03-14 16:0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禹山传感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