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火了 到底何为“精神内耗”?医生科普

凤凰网 20220802

  • 心理健康
  • 焦虑缓解
  • 精神内耗

最近,“二舅”视频爆火,虽然有加工成分,但网友依然认为二舅的人设特别治愈,尤其是缓解当代年轻人愤愤不平、焦虑等精神内耗。

尤其是其标题:《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让人看后有种看到希望、豁然开朗的感受。

那么,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呢?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部分同学课堂上面临老师的提问时,心里会经历巨大的拉扯——一个小人要举手回答问题;另一个小人却因为害怕答错,拒绝回答问题。

或者,你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虽然已经准备的比较充分,但依然会因这件事未知的困难,而感到痛苦、焦虑、害怕、烦躁、压力,在这些情绪压力下,你纠结于是否真的要做这件事,也因此踌躇不前,不断犹豫。

澎湃新闻采访了多名上海医院精神科的医生,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解释的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骆艳丽表示:“精神内耗”其实并非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也不是医学术语,结合临床来看的话,覆盖面应该更多,譬如当前很多人存在的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如对未来的迷茫、对职场的担忧、对现状的不满等。

曾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任职的精神科医生朱逸溪称,“精神内耗所形容的,往往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对现实生活存在不满,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跨前一步,但根本找不到方向。在这种想与不想之中,心态被拉扯消磨,逐渐会走向负面的情绪。”

他补充道:“‘精神内耗’可能会存在于一些家庭条件看着不错、或者本身能力很强的年轻人身上。一些拥有充足社会资源的年轻人,但他们实际想要追求的东西和一直以来被灌输的价值观,往往并不一致,就会经常产生自己“对还是不对”的困惑。

朱逸溪还提及,另外还有一些能力很强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满足了父母的期望,考上了好大学、留在了大城市,自己却越来越迷茫。

查看全文

点赞

凤凰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我在元宇宙投了1400元给无聊猿NFT 现在能赚108万
    凤凰网
    2022-08-26
  • 腾讯幻核“猝死”,下一个轮到谁?
    凤凰网
    2022-08-26
  • 手机里的微信群 都在变成DAO
    凤凰网
    2022-08-2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VR医疗厂商XRHealth获以色列45万美元拨款支持

    2020-05-08

  • “节后综合征”怎么破?省呗教你这样轻松解压!

    2022-02-28

  • 研究人员开发可减少焦虑感的“呼吸”垫子

    2022-03-12

  • 新研究强调多重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复杂影响

    2022-03-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凤凰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