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首次曝光:共布设有三百多个传感器

Mark 20181206

  • 数据采集系统
  • 空间站环境监测
作为建造空间站的关键起点,这个核心舱一共布设了三百多个传感器,用于测量九百多路信号。其目的是为测量核心舱在发射过程中,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载荷。目前,在天津航天城厂房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正在做相关测试工作。

  2016年9月15日,我国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空间实验室在规模上要小于空间站,是空间站的雏形。由于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优异表现,我国取消了原本将发射的天宫三号计划,准备直接建造“天宫”空间站。

  2018年4月初,首次对外曝光的空间站核心舱则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的关键起点,这个核心舱一共布设了300多个传感器,测量900多路信号。日前,在天津航天城厂房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正在做相关测试工作。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介绍,中国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每个舱都重达20吨以上,这种三舱构型可对接两艘载人飞船、一艘货运飞船。2022年整个空间站全面投入运营之后,届时其重量将会达到接近100吨。


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示意图,资料图

  朱光辰介绍到,作为神舟飞船来说,它就相当于是一辆轿车。对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来说,它是相当于这个一室一厅的房子。到了空间站呢,它应该是三室两厅带储藏间。

  而在空间站研制过程中,舱体多,构型复杂成为设计的首要难题。

  朱光辰说,各种飞行器不同的组合状态,实际上每一个构型就是一个新的航天器,载人飞船对接上以后,它是一个状态。货运飞船对接又是一个状态。包括力学问题,包括在组装过程中的通信问题,电源的获取,这些都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

  然而在太空中,舱体更将面临失重、辐射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连再平常不过的太阳光也成了工程的阻力。为了攻克技术难关,空间站要进行大量实验。据了解,核心舱一共布了300多个传感器,测量900多路信号,其目的就是为了测量这个22吨的大家伙,在发射过程当中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载荷。

查看全文

点赞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作者最近更新

  • TE CD9515系列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2110-2116型法兰安装静态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 honeywell 2012型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技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2020-03-26

  • 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

    2020-04-22

  • 智能水位自动记录仪

    2022-02-10

  • 从流式细胞仪看高速高精度信号链如何改变医学技术

    2022-04-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Mark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