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单芯片不再是运输控制应用的主流

中国IC网 20220809

  • dsp芯片
  • 运动控制
  • 机器人控制

在操作控制方面,虽然DSP和MCU控制方面的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但随着机器人控制系统对实时性、数据量和计算要求的不断提高,高速高性能DSP也很受欢迎。来自世界领先的制造商TI,ADI在产品更新方面,DSP从单核开发到同构多核再到异构多核,现在要么使用单芯片DSP模式要么以处理单元的形式集成SoC中。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得益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雷达图像传感等诸多领域的应用,DSP接口简单,集成方便,可重复性好。DSP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AD7521LN机器人系统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

在此前关于DSP我们在机器人系统应用的文章中了解到,DSP与视觉应用相比,设计弹性非常高Cortex-M4体系结构中建立的浮点操作单元只能实现低阶图像信号处理,以及x86架构下工业控制平台功耗大,成本高,DSP在视觉应用中,性能和成本美选择。在操作控制方面,虽然DSP和MCU控制方面的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但随着机器人控制系统对实时性、数据量和计算要求的不断提高,高速高性能DSP也很受欢迎。

机器人DSP运控设计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机器人采用上下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上机发出机器人的控制命令,上机和下机通过通信完成机器人的控制命令。下机是机器人的控制器,负责完成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在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我们不仅要处理上机发送的命令,还要将传感器信息反馈给上机,以实现准确控制机器人运动的目标。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控制设计中,DSP数字处理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命令(运动控制命令和机械手控制命令)由上位机发出,DSP分析接收到的数据,独立(或与FPGA一起)完成整个系统的电机控制和机械手控制。DSP控制设计中DSP整个闭环运行控制的精度直接受到计算速度的影响。

这块市场被TI,ADI,NXP以国际大厂商为主导,拥有多年的硬件研发经验和完善的软件开发环境,用户生态相对完整,这些大厂商在机器人应用中大多使用DSP为主。TI的C2000系列的DSP芯片,ADI的ADSP-21xx该系列广泛应用于运动控制领域。

就TI就产品线而言,市场上最常见的是使用最常见的产品线C2000系列DSP来做,性价比高;高端使用C55x系列,运算性能提升功耗较低;TI官网推荐的C6654DSP它属于性能更高的场景DSP,850MHz每个周期的核心速度可以执行8个单精度浮点MAC运算,并且可以执行双精度和混合精度运算。即使是高性能的自动运控场合,这种性能的核心也完全没有问题。

(图:C6654 DSP,TI)

一般来说,主机不会直接和DSP通信,都是通过共享内存来交换数据的。共享内存的通信模式可以相对提供更快的数据交换来控制整体,比如C6654DSP因为采用KeyStone体系结构,配置了各种创新组件和技术,设备内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会更快。

控制使用机械手DSP的ePWM模块完成,DSP根据求解的机械手每个关节的关节角度,控制每个舵机的运动,以达到末端预期目标的姿态。

(图:32位RISC-V DSP,中科昊芯))

国内像青岛本原微电子DSP芯片,中科浩芯基于开源指令集架结构RISC-V的DSP机器人中的芯片DSP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图中,中科浩芯32位RISC-VDSP基于自研的H28x内核,200MHz主频和存储配置增强ePWM基于增强型外设FPU浮点处理单元和自定义浮点指令专门支持高性能FOC,在控制领域,多电平控制应用广泛。

单芯片DSP集成进SoC成主流

来自世界领先的制造商TI,ADI在产品更新方面,DSP从单核开发到同构多核再到异构多核,现在要么使用单芯片DSP模式要么以处理单元的形式集成SoC中。

机器人应用多核异构架构的发展可以兼顾计算能力和可扩展性,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更不用说视觉应用了DSP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应用于机器视觉的主要系统更合适(无论是单个系统DSP还是嵌入多核心DSP还有中央处理器SoC方案)。在机器人控制的应用中,市场上是独立的DSP肉眼看到的方案越来越少,独立性越来越强,DSP转向越来越多SoC一个处理单元。

小结

毫无疑问,运动控制的发展正朝着更智能、更精确的方向发展。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控制系统的卓越性能。不断复杂和智能的控制系统不仅适用于DSP对于整个上游核心芯片供应商来说,制造商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日本新型可穿戴机械臂通过用户腿脚控制动作

    2018-12-09

  • 我国煤矿机器人研发需解决稳定性和精准度等难题

    2019-05-05

  • 国外开发出能小跑、跳舞、后空翻的机器人

    2019-05-23

  • 如何设计和控制具有弹性的软体机器人

    2019-11-2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