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电机产品列为2022年重点用能专项监察对象,高效电机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中华工控网 20220826

  • 能效标准
  • 工业节能
  • 高效电机

  2022年8月2日,国家工信部以工信厅节函〔2022〕192号,发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电机产品为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专项监察对象。依据相关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落实《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对电机、变压器、风机、空压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用户企业开展节能监察,核查设备台账,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设备。

  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专项监察。依据相关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落实《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对电机、变压器、风机、空压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用户企业开展节能监察,核查设备台账,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设备。本专项监察结合其他专项监察开展,不单独申报任务.

  2021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2021年专项节能监察中发现的能耗超限额企业和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开展监察。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我国高效电机产业发展迅猛且推广应用减碳成效显著

  我国电机产业规模大。据统计,2020年全国工业电机产量为3.23亿千瓦。电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上海、辽宁、广东及河南,这8个省市的电机制造企业数量约占我国电机制造企业总数量的85%。

  我国高效电机生产和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据《高效电机推广项目白皮书》显示,我国高效电机及再制造电机产量从2017年的2004万千瓦增至2020 年的1.05亿千瓦,其中高效电机产量从1920万千瓦升至1.027 亿千瓦。高效电机及再制造电机制造商数量从2017年的355 家增至2020年的1091家,占电机制造商的比重从13.1%升至40.4%。高效电机供应及销售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供应及销售商数量从2017年的380家增至2020年的1100家,2020年销量达到9400万千瓦。使用高效电机及再制造电机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使用高效电机的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6.93万家增至2020年的9.4余万家,使用再制造电机的企业数量从6500家升至10500家。

  高效电机推广应用节能减碳成效显著。据测算,2017年至2020年,高效电机推广年节电量从26.4亿千瓦时升至107亿千瓦时,累计节电量492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7万吨升至1490万吨,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余万吨。

  我国多措并举推广高效电机

  我国高度重视电机能效提升和高效电机推广,发布了多项涉及电机的相关政策,细化实施了许多推广措施。

  政策引导方面,聚焦于电机及其系统能效提升、淘汰低效电机。通过工业节能监察、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发布《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等指导并敦促企业淘汰低效电机。“十三五”期间,对电机、泵等重点用能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企业开展电机能效提升专项监察,查出低效电机约15万台,责令企业限期整改。

  标准引领方面, 强制实施电机能效标准并推行电机能效标识。2020年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 B 1 8 6 1 3 – 2 0 2 0 ) , 该标准替代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 B 1 8 6 1 3 – 2 0 1 2)和《小功率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5958-2010)。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我国的最低能效标准IE2提升至IE3水平,约束电机制造商生产高于IE3等级的电机,进一步推动了高效电机的生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同时, 要求销售的电机要加贴最新的能效标识, 使购买者更加清晰了解所购买电机的效率等级。

  宣传推广活动方面,发布推广目录、开展技术培训、组织“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等。通过发布六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五批《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目录》、十批《“能效之星”产品目录》、七批《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等, 向社会推荐高效电机及采用高效电机的节能设备和产品,指导企业使用高效电机。同时,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推进低效电机再制造成为高效电机, 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水平。面向电机相关管理人员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组织多场电机节能技术培训。2021年工业和

  信息化部还组织有关单位举办34场“节能服务进企业” 活动。

  技术服务方面,组织三批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自2019年至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节能诊断第三方服务机构赴2万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对电机、风机、空压机、泵等重点用电设备,评估能效水平和实际运行情况,帮助企业识别低效电机,分析高效电机推广应用的潜力,指导企业开展电机节能。

  财政支持方面, 将高效电机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国家财政部对不同类型、等级和功率的电机产品按额定功率给予财政补贴,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高效电机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按补贴后的价格销售给电机使用者、水泵及风机等成套设备制造企业。但从2017年3月起,购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目录内高效电机产品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目前,上海等一些地区也成立了专项资金,支持高效电机推广。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华工控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我国现存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15万家
    中华工控网
    2022-10-19
  • 低代码时代来临,“专精特新”企业迎来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中华工控网
    2022-10-20
  • 新能源汽车需求猛增,国内工业链成抢手的“香饽饽”
    中华工控网
    2022-10-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二十大要点发布

    2020-03-25

  • 计量仪表成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急先锋”

    2020-03-30

  • 一季度白色家电销售全跌空调最惨 预测二季度仍负增长

    2020-04-09

  • 新能效标准下家电企业应该如何主动出击?

    2020-05-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华工控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