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安创仿真中心平台整合闽西南优势资源,以研发技术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工业仿真、正向设计、5G+融合应用等服务,旨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创新,同时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于2006年共同创建,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相关领域前沿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了一支包括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重点人才的科技创新队伍,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仪器设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科研体系 科技基础设施是纳米科技创新的基石,苏州纳米所密切围绕重点攻关领域,建设了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纳米加工平台、测试分析平台、生化平台4个集科研攻关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技术平台,加强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服务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形成共性技术,着力原创设备研发,促进区域产业集聚与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纳米科技发展和相关领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苏州纳米所在建设发展中,始终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理解和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简称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于2006年共同创建,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相关领域前沿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了一支包括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重点人才的科技创新队伍,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仪器设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科研体系 科技基础设施是纳米科技创新的基石,苏州纳米所密切围绕重点攻关领域,建设了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纳米加工平台、测试分析平台、生化平台4个集科研攻关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技术平台,加强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服务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形成共性技术,着力原创设备研发,促进区域产业集聚与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纳米科技发展和相关领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苏州纳米所在建设发展中,始终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理解和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Tsingsensor 清芯传感清芯传感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创新平台,着眼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协同攻关,组建一支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充分整合国内激光传感领域尖端优势资源,通过突破激光芯片 -激光器-传感器体系化关键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与核心器件完全自主可控,解决了国外在高端激光传感芯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企业文化企业愿景国际化高端传感芯片、传感器供应商企业使命以科技支撑,守护城市安全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不懈奋斗 发展历程2025.1 荣膺2024年度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新星奖。 2023.4 亮相2023中国国际燃气、供热技术与设备展览会。2022.9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面向全球首发气体激光传感器。 2022.6 公司注册成立核心技术 清芯传感拥有先进的激光气体传感芯片及传感器自主设计、研发和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包括激光气体传感芯片设计、光学设计、器件工艺、芯片封装、测试表征、可靠性验证及应用传感器集成制造
-
Hengyuan 恒元光电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核心技术团队是以山东大学教授、济南大学教授刘宏为首席科学家的光电功能晶体团队,具备逾20年的铌酸锂晶体材料研发背景,曾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有开创性成果。 公司目前核心产品包括不同尺寸(3-8英寸)、不同轴向(X-cut、2-cut、Y128-cut等)的光学级铌酸锂晶体材料,包括高端定制类不同类型掺杂以及近化学计量比的铌酸锂晶体材料。 铌酸锂晶体是光通信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大尺寸铌酸锂晶体的技术攻关与规模性量产,对推动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实现国防、民用通讯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席技术官济南大学孙德辉副教授,自2009年起从事铌酸锂晶体研究,主导突破了超大尺寸8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开发了多种高品质均匀掺杂铌酸锂晶体。 通过逾20年的探索与研究,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已经拥有从晶体生长设备的设计、均匀多晶料制备、晶体生长及缺陷控制技术以及晶体后处理技术的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大尺寸铌酸锂晶体生长产业化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
-
3irobotix 杉川机器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3irobotix),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与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推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发展历程2017 11月,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被批准立项(深科技创新[2017]311号),获得资助金额2500.00万元2018 4月,获得大族数光、阿里巴巴、康成亨等风险投资 ;11月,荣获第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19 12月,获批深圳市科创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获得资助金额800.00万元2020 6月,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小企业”名单; 入选“2020 年经济增长献百强企业 8月,入选广东省第五批机器骨干(培育)企业名单: 10月, 荣获深圳市发改委高术产业化项目批准资助1000万元;2021 3月, 通过南山区总部企业认定, 11月, 再次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 12月, 荣获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核心技术环境感知情境理解人机共融多机器人协同主要产品扫地机器人洗地机智能割草机激光雷达
-
凯维力传感杭州凯维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部件—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发,核心产品为基于 MEMS 加工技术和感知结构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凯维力传感由浙江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董林玺创立,核心团队拥有二十年以上传感器研发经验。同时,董林玺是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高精度高动态响应力/力矩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技术负责人。 该项目着眼于人形机器人物理信号感知的核心器件,旨在解决多维力传感器的“卡脖子”问题,保障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现传感器批量化生产和应用示范。 凯维力传感重点研发的基于MEMS加工技术和感知结构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基于晶圆级集成制造技术,便于批量化生产与制造,有望降低力敏感元件的制造成本,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爆发式落地应用做铺垫。 2025年01月,国内工业焊接机器人企业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尔达)正式宣布控股一家六维力传感器企业——杭州凯维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凯维力传感),进一步加强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布局
-
合肥科瓷材料科合肥科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科瓷科技”)成立于2023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科大硅谷”核心区,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批准赋权设立。 科瓷科技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初升教授技术团队,基于先进陶瓷材料在传感器、制氧系统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秉承“诚信、专注、协同、创新”的核心经营理念,致力于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医疗保健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品布局,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并分享技术成果,打造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企业。 目前,公司已与中航工业沈飞设计所、成飞设计所、合肥江航飞机装备公司在航空制氧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一、核心技术与产品电化学氧泵核心技术原理如图所示:在纯氧离子导体(电解质)两侧制备阴阳电极并施加电场,空气侧的氧气经电极催化获得电子还原出氧离子,在电场驱动下沿着电解质晶格氧空位移动至阳极,氧离子在电极催化下失去电子氧化为氧分子
-
IMECAS 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电子所在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展开科研工作,设有13个研发单元,具备从原理器件、集成工艺、制造装备到核心芯片开发的全链条、体系化科技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微电子所目前在职职工1千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0余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微电子所将秉承“惟精惟一、求是求新”的所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是一所专门从事微电子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国立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技术的总体和中国科学院EDA中心的依托单位,主要研究方向为:① 集成电路先导工艺与仪器装备技术;② 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 ;③ 高性能器件与电路集成技术;④ 射频、微波器件与电路集成技术;⑤ 三维集成与系统封装技术;⑥ 新型纳米器件与集成技术;⑦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
FLCT 艾佛光通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第三代半导体是全球战略竞争的制高点,是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也是我国长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的重大技术难题。 以发展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为使命的 广州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以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长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20多位博士为核心的国际一流科学家技术团队,历经10多年、投入近 10亿元的刻苦研发攻关,率先在第三代半导体的材料生长、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和关键装备等方面上取得多项原创性技术突破,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之后,少数几个全方位掌握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国家。 艾佛独有技术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艾佛光荣誉资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已在国防上得到应用,并于国际龙头企业签订多项产品及技术开发合同获得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大专项、广东省扬帆计划等已获发明专利
-
河北“揭榜挂帅”工作指引出炉 ,加快实施重大科技 需求攻关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