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ckontrol 佳华科技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佳华凭借多年的物联网应用经验,建设并运营“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构建全国首个以碳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为“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提供坚实的数据标识 各类用能单位在“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注册“碳账户”,可以拥有一个集“碳监测、碳评估、碳交易、碳披露”四位一体的碳资产管理系统,实时接入数据,一键生成碳排放量,节能就是降碳,降碳就是盈利,部门以此为抓手,强化管理 碳账户通过智能采集器和智能报送站,可以和国家报送系统无缝对接,企业碳管理员通过身份权限验证,一键完成碳数据报送。同时,在管理端建立比对核验系统,对报送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保障数据安全、精准报送。 “生态环境双碳云图”的使用,可以帮助各类用户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的长期规划、阶段分析和实时管控,提升数据质量和碳资产管理水平,助推各类用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未来,佳华将积极把握“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机遇,积极响应“新基建”及“工业互联网”战略布局地时代召唤,形成物联网大数据的“托管地”和“增值地”,跨进万物互联时代,创造低碳智慧生活。
-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十四五”时期,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等领域的前景给霍尼韦尔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加快步伐。公司约60%的新产品研发都以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霍尼韦尔的核心业务契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公司看好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推动相关行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
-
Lasense 朗思科技团队聚焦含碳气体元素的精准测量和温室气体污染源的实时监测,用世界领先的新光谱技术填补了此类高端国产仪器的市场空白。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中,朗思承担气体浓度精确定量测量的任务,利用自主专利, 解决政府监测和企业客户碳交易的气体数据需求,在“双碳”时代打造国产精密仪器的新标杆。
-
纳瑙科技纳瑙的愿景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断贡献着力量。
-
金力永磁结合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未来市场需求,以及“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需求,公司制定2021年至2025年发展规划:公司规划在2022年具备23,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的基础上,逐步配置资源和能力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公司创办十三年来,牢记“用稀土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专注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将秉承“客户导向、价值共创”的核心价值观,践行“技术领先、质量可靠、交付准时、管理(服务)升级、资本助力、跨越发展”的经营理念,为“碳中和
-
深圳倾佳脱碳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在我国双碳政策下,也即“碳达峰、碳中和”。
-
Nebula 芯云科技芯云科技秉承“客户至上,团队为先,创新拼搏,诚信自省“的企业文化精髓,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坚持“依托'芯’片设计前沿技术,构建‘云'端应用协同生态",始终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
Delta 台达集团台达由郑崇华先生创立于 1971 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 台达总部位于台北,于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广东东莞设立工厂,并在上海成立负责市场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的“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台达的发展日益根深叶茂,业务涵盖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台达自成立以来,不遗余力地实践可持续发展。加入 RE100,拟定 2030 年达成 100% 使用可再生电力及碳中和的总目标,从产品、生产网点、绿色建筑、供应链等多方面 开展节能减碳。 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年度评比 “气候变化”与“水安全管理”双“A”评级,并连续7年荣获供应链参与领导者;连续9年获得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外企10强;于2024年荣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等殊荣 电能质量管理能源基础设施暨工业解决方案电动车充电系统,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高压变频器,制造测试设备,医疗装置,X光设备视讯与显像系统商务及教育市场投影系统,高阶投影系统,DLP/LCD/LED显示拼接,无线协作 & 信息发布解决方案,智慧低碳校园解决方案
-
上海科梁信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科梁将进一步践行“开放合作、共进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行业头部企业优势,以“平台”为基础聚合国内外生态伙伴的多元势能,共创客户价值,共谋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世界
-
见炬科技使基站温控节能效率达70%,IDC大数据机房PUE≤1.15。在热管理领域高效节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助力国家节能降耗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前沿技术。
-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2022-06-08
-
两部委联合开展2022年度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2022-05-10
-
国务院发文支持、全国两会关切:让绿色消费加快迈向主流!2022-04-29
-
工信部等多部门研究部署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2022-04-21
-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发展绿色物流,助力构建减碳生态2022-03-08
-
2022年全国计量工作要点:构建先进测量体系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