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资料下载
  • 企业入驻
通信卫星

相关厂家
更多
严选通信卫星厂家,提供从通信卫星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深耕产品,打造值得信赖的传感器品牌,解决选品、技术支持问题,实现采购放心、售后无忧。
  • Jiakang Electronics 嘉康电子

    公司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业,主要从事电子陶瓷材料和元器件的研究与生产,专业生产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压电传感/换能元器件、压电陶瓷频率元件和一体成型电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导航定位授时、网络通信 产品介质产品压电传感换能元器件压电陶瓷频率元件功率电感特种电子标签应用领域无线通信5G移动通信卫星通讯用介质天线和模块汽车电子车辆导航用介质天线和模块卫星广播用SDARS天线舒适性应用谐振器智慧城市超声波水表
  • CYGNUSEMI 星思半导体

    产业应用覆盖手机直连卫星、卫星通信终端、机载通信、无人机自组网、eVTOL通感、车载通信、智能座舱、5G FWA固定无线接入、应急通信、集群通信、工业物联及行业应用等5G/6G万物互联和卫星通信场景。 等蜂窝和卫星通信一体化的基带芯片平台、模组及卫星通信解决方案。 卫星通信解决方案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已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热点之一。 通过一定数量的低轨通信卫星与地面网络的融合组网,可以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大规模星座网络,从而为地面和空中等用户终端提供全球覆盖的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 应用场景手机直连卫星,卫星物联网,车载/船载卫星通信、飞机卫星通信、无人飞行器eVTOL、应急通信等。
  • NEC 日本电气

    1971年,NEC向美国通信卫星公司(Comsat Corporation)提供了SPADE卫星通信系统。1972年,瑞士向NEC订购了一套卫星通信地面工作站。 同年,一个小型可移动的卫星通信地面工作站在中国建立。1973年,NEC的普通股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为日本放送协会(NHK)设计了一套自动广播系统。日本电气(欧洲)股份有限公司建立。 1977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Japan's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NASDA)发射了一颗NEC的名为“向日葵”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 中国业务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NEC (China) Co., Ltd.NEC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72年向中国提供卫星地面站建设服务,并先后涉足交换机、半导体、光通信、计算机、移动通信、IT解决方案等领域 作为NEC(中国)有限公司重要组成部分,NEC中国研究院立足中国、着眼未来,聚焦5G/6G无线通信与AI的前沿技术研究。
  • ITT Cannon 埃梯梯科能

    我们的互连解决方案通过通信卫星传输数据,让准父母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他们未出生的孩子,并为飞机飞行员提供及时的信息。
  • RUVA 九江如洋

    主营业务:关节臂坐标测量机、惯性导航测试转台、卫星通信跟踪转台及精密角度计量器具等。 千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2019年6月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10月 公司被认定为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1月 公司被认定为九江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021年11月 自主研发“基于卫星通信的二维直驱跟踪转台 ”产品入选《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2021年11月 公司总工程师甘俊红技术团队入选九江市双百双千创新创业团队2022年7月 公司自主研发“高精度全自动测斜仪校准装置”、“基于量子卫星通信的二维直驱跟踪转台 卫星跟踪转台如洋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计划在“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光学站点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部署难度和使用复杂度,研制可批量化生产的量子通信地面站。 该装备将作为将来的量子保密通信卫星星群的地面站主要形式,成为广域量子网络的主要载体,建设全球化保密量子通信网络。
  • MEXpert 麦锴科技

    应用领域激光通信空间激光通信的稳定基石麦锴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MEMS快反镜技术,为我国空间激光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卫星激光通信MEMS快反镜225系列在卫星间或卫星与地面基站间的激光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优化性能使得激光通信链路能够实现超远距离、超高精度的稳定连接。 机载激光通信MEMS快反镜223系列以其轻便、小巧的特点,在飞行器、车辆等激光通信应用中表现卓越。它不仅能有效减轻载荷,节省能源,还能迅速搜寻地面和空中目标,构建稳定安全的激光通信链路。 舰船激光通信随着海上电子战的演变,传统的通信方式在安全性与可靠性上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MEMS快反镜配合激光通信终端为舰船通信提供更为安全和稳定的激光通信方案。 与这些传统快反镜产品相比,麦锴压电MEMS快反镜的体积为传统快反镜的1/8,重量为1/18,功耗为1/12,对于在激光通信卫星上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卫星发射成本和运行功耗,具有显著优势。
  • YU-HENG 禹衡光学

    1992 参与中国运载火箭和通信卫星发射,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 1986 引进日本编码器制造技术,将发展编码器产品作为重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
相关资讯
更多
  • 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定点成功
    感知狐
    2024-06-11
  • 首次合作:印度将借助马斯克 SpaceX 火箭发射 GSAT-20 通信卫星
    感知中国
    2024-01-05
  • 新技术实现快速打印和部署通信卫星,为紧急通信铺路
    感知新人类
    2023-11-18
  • 富士康两颗卫星上天,想在太空领域延续代工模式
    感知视界
    2023-11-15
  • 史上最大商业通信卫星发射!马斯克SpaceX为竞品服务
    物联网智库
    2023-08-07
  • 美国最强通信卫星要凉凉!总价49亿,号称全球首个1Tbps网速
    物联网智库
    2023-07-20
  • 专家:GW项目将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新一步
    每日经济
    2023-03-07
  • 研究人员表示通信卫星的无线电信号会阻碍天文学的发展
    传感梦工厂
    2023-03-04
  • 日本电产新宝精密减速机FLEXWAVE被通信卫星天线所采用
    传感精粹
    2022-12-09
  • 西安光机所再入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MEMS中文网
    2022-11-16
猜你喜欢
  • 卫星通信
  • 卫星通信应用
  • 卫星通信系统
  • 卫星通信案例
  • 卫星通信技术应用
  • 卫星通信技术方案
  • 卫星通信设备应用
  • 宽带卫星通信应用
  • 卫星通信系统应用
  • 卫星通信系统方案
  • 卫星通信SoC芯片应用
  • 卫星通信SoC芯片方案
  • 宽带卫星
  • 卫星发射
  • 纳米卫星
首页
入驻
产品
资讯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