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奏响经济建设主旋律 蜂窝基带芯片火爆

智能制造网 20200630

  • 5g通信
  • 基带芯片
  • 芯片制造
芯片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被广大业内人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即时通讯、国防军事等方面,芯片都已经得到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芯片市场状况如何呢?

  芯片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被广大业内人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即时通讯、国防军事等方面,芯片都已经得到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芯片市场状况如何呢?

  近日,Strategy Analytics手机元件技术服务发布研究报告《2020年Q1基带芯片市场份额追踪:5G助力基带芯片收益增长》报告。据该报告显示,2020年Q1全球蜂窝基带处理器市场收益同比增长9%达到52亿美元。

  该报告指出,2020年Q1,收益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为高通、海思、联发科、英特尔和三星LSI。高通以42%的收益份额保持基带市场的前列,其次是海思20%,联发科14%。2020年Q1,5G基带芯片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近10%,但占基带总收益的30%。

  从整体来看,目前5G基带芯片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支持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业者有高通、英特尔、三星、华为旗下的海思。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些厂商中,高通的5G芯片产品竞争力较强。

  另一种5G基带芯片只支持6GHz以下频段,业者包括联发科、紫光展讯等。由于6GHz以下频段已经用于4G LTE,此类芯片的研发相对容易些。值得一提的是,基带芯片的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从开始研发到一次流片动则百万美元为单位)、竞争激烈,要想制造出智能、轻薄、体积小的AI芯片,则更是耗时长久。

  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通讯行业经历了从2G到3G,再由3G到4G的逐步迭代, 再从4G升级到如今的5G,更多频段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引入让高速网络普及,这其中就伴随着包括芯片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升级。

  据中国信通院《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5G 商用预计在 2020 年带动中国市场约 4,840 亿元的直接产出,并于 2030 年增长至 6.3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9%。5G 的正式商用化将为新型芯片的上市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2020年,以5G、数据中心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主题将贯穿全年,其余围绕“新基建”展开的IDC、光模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都将保持高增长。5G的运算复杂度比4G提高了近10倍,存储量也提高了5倍,而且5G基带芯片还需要保证多种通信模式的兼容支持,以及各个运营商组网的需求。

  此外,功耗无疑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题。现在,实现5G基带与处理器的单芯片化对芯片制造商来说也是一大挑战。近十年来,国内芯片产业在某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全球市场占比远远不。与此同时,芯片制造企业在规模、创新研发与设计以及生产承接能力方面依旧落后于全球头部厂商。

  接下来,要想真正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国内企业还需要在核心技术攻关、关键材料研发等方面多下功夫,力求实现新的突破。而在“新基建”大力推进的背景下,芯片等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将不断加快,以更好地适应各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苹果高管访问三星商讨iPhone芯片潜在短缺问题

    2019-07-19

  • 台积电向左,国产半导体向右

    2019-11-04

  • 泛林集团发布全新干膜光刻胶技术:一项用于EUV光刻图形化的干膜光刻胶技术

    2020-02-28

  • 5G芯片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已进入关键时刻

    2020-03-0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