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原子”工艺攻克难关 超大规模光子学芯片诞生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00716

  • 量子芯片
  • 光子集成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制造和整合“人造原子”的工艺,这种工艺由钻石的微观薄片中的原子级缺陷产生,并带有光电集成技术电路,从而生产出同类最大的量子芯片。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制造和整合“人造原子”的工艺,这种工艺由钻石的微观薄片中的原子级缺陷产生,并带有光电集成技术电路,从而生产出同类最大的量子芯片。该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混合光子电路中人工原子的大规模集成“,发表在今天的《自然》杂志上。

  论文第一与第二作者与通讯作者为华人博士生学者:诺埃尔·万(Noel H. Wan)、陆宗举(Tsung-Ju Lu)。论文主导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德克·恩格隆德(Dirk Englund)说,这项成就“标志着可伸缩量子处理器领域的转折点”。建造量子计算机将需要数百万个量子处理器,这项新的研究证明了扩大处理器生产规模的可行方法。

  “比特”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一个体系有且仅有两个可能的状态,一般用“0”和“1”来表示。典型的例子,如硬币的正、反两个面或者开关的开、关两个状态。但在量子力学中,情况出现了本质的不同。量子力学有一条基本原理叫做“叠加原理”:如果两个状态是一个体系允许出现的状态,那么它们的任意线性叠加也是这个体系允许出现的状态。从两个选择到无穷多个选择,这是个巨大的扩展。显然,一个量子比特包含比一个经典比特大得多的信息量。

  这种新芯片中的量子位是由钻石中的缺陷制成的人造原子,可以用可见光和微波来驱使它们发出携带量子信息的光子。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描述的过程是一种混合方法,其中将精心挑选的包含多个基于钻石的量子位的“量子微芯片”放置在氮化铝光子集成电路上。

  芯片的质量控制使用他们的混合方法,恩格隆德及其同事能够构建一个 128 量子位的系统,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集成人工原子光子学芯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中国电信和三星联手推出双旗舰折叠屏手机W23 | W23 Flip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10-21
  • 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些企业家心潮澎湃!(二)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10-20
  • 勇攀科技高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院院士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10-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中国量子芯片产线即将落地使用

    2021-04-12

  • 达摩院宣布成功研制两比特量子芯片 单比特操控精度达99.97%

    2022-03-24

  • 阿里达摩院公布新型量子芯片

    2022-03-28

  • 首次在铌酸锂芯片上集成的激光器为高功率通信设备创造条件

    2022-04-1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信息产业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