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中粒子行为“出人意料”为设计激光聚变能源提供见解

科技新视线 20221117

  • 核聚变
  • 等离子体

英国《自然·物理学》杂志1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团队基于实验结果认为,离子(带净电荷的原子)在聚变反应中的行为不同于此前预期。这些发现或为未来设计激光聚变能源带来新见解,而了解粒子“出人意料”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实现稳健和可重复的点火可能非常重要。

位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是目前最大、最复杂的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主要任务是产生高能量的聚变反应,其实现要依靠激光系统中心的微型腔体和燃料胶囊的精密工程。

在激光聚变实验中,激光加热由氘和氚离子组成的燃料,形成等离子体,从中各离子间发生聚变反应。这一反应产生的能量加热燃料带来更高温度,从而创造出更多反应,导致失控过程(热核燃烧)。

为了进一步在燃烧等离子体中探索这些反应,物理学家阿拉斯戴尔·摩尔、艾德·哈托尼及他们的同事,此次通过分析聚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的分布,测量了氘和氚离子的温度。与过去非燃烧等离子体的实验相比,研究团队观察到了更多具有更高能量的离子,这表明等离子体在热核燃烧开始时行为不同。

在一篇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意大利罗马大学物理学家斯蒂法诺·阿特赞尼总结说,“燃烧等离子体的实现不仅是走向聚变能源漫长道路中的重要一步,也开辟了调查未经探索的物质条件的道路,带来的成果有时会出人意料。”获 取 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 进展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核聚变中粒子行为“出人意料”为设计激光聚变能源提供见解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337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新视线

无

作者最近更新

  • 如何判断压力传感器是否需要校准?
    科技新视线
    2024-11-27
  • 中航红外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制基地项目启动产线调试
    科技新视线
    2024-07-31
  • 格芯收购Tagore GaN技术和相关团队
    科技新视线
    2024-07-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人造太阳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0-04-03

  • 半个世纪的人造太阳梦逐步实现 永久解决能源问题还要多久?

    2020-06-05

  • 当核聚变反应堆遇上3D打印 “人造太阳”有望更快“发光”

    2020-07-21

  • 我国参与了全球最大核聚变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制造

    2020-07-2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新视线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