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1nm制程工艺已实现技术突破,正谋划建1nm工艺工厂

芯之家 20221206

近日有报道称台积电正积极推进1nm制程工艺,并们已在谋划1nm制程工艺工厂的建设事宜,以便按计划量产。早前EDN美国版曾报道台积电1nm制程工艺已实现技术突破,且逐渐成形。




据EDN美国版报道,在今夏公布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国立台湾大学(NTU)合作的结果后,台积电据传正计划在桃园打造1nm晶圆厂。报导中指称,新的1nm芯片生产设施将落脚桃园龙潭科学园区,台积电至今已在该科学园区经营两座半导体封测厂。Wmoednc

Wmoednc

图1:MIT、台湾大学和台积电的研究人员发现,2D材料与半金属铋(Bi)相结合可达到极低的电阻,克服实现1nm芯片的挑战。(数据源:NTU)Wmoednc

这家全球最大的纯晶圆代工厂近来频频跃上新闻版面。Wmoednc

除了该公司的3nm芯片将于今年第四季进入量产,台积电3nm制程节点的升级版—N3E也宣称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商用化生产。接下来,到2025年时在其位于新竹的宝山厂量产2nm芯片也备受期待。而相较于其3nm芯片,预计台积电的2nm芯片处理速度可望提高10%至15%,同时功耗也可望降低25%至30%。Wmoednc

根据一项来自台积电的消息来源指出,超越3nm制节点以上的先进制造技术目前正处于“探路”(pathfinding)阶段。然而,台积电在1nm技术取得突破这一事实则是一大关键进展。Wmoednc

1nm技术突破

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持续微缩,日益增加触点的电阻,因此,台积电和其他大型晶圆厂正致力于寻找具有极低电阻、可传输大电流且能用于量产的触点材料。今年5月,台积电宣布与MIT和NTU合作开发1nm制程节点的关键特性,但稍早也曾为此澄清说,这些突破性进展并不一定能很快地用于商业化芯片生产。Wmoednc

在MIT、台湾大学和台积电共同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描述了由金属诱导导电间隙而引发的制造挑战,以及单层技术如何受到这些金属诱导间隙的影响。此外,文中并建议采用后过渡金属铋和半导体单层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以缩减间隙的尺寸,从而生产出比以往更小尺寸的2D晶体管。Wmoednc

Wmoednc

图2:结合半金属铋电极与2D材料,有助于显着降低触点的电阻并增加电流传导。(数据源:NTU)Wmoednc

这项突破涉及一系列新材料,使其可在芯片中创建单层或2D晶体管,从而透过与层数匹配的因子来微缩整体密度。台积电和MIT的团队已经采用包括二硫化钼(MoS2)、二硫化钨(WS2)和二硒化钨(WSe2)等各种现有半导体材料,展现其所实现的低触点电阻。Wmoednc

总之,使用非晶硅材料有助于实现非常小的晶体管——小至1nm。然而,正如台积电研究人员坦言,在未来几年内还不太可能导入使用于1nm制程节点。然而,为了实现1nm制程几何结构寻找合适晶体管结构与材料的任务本身已是一项令人振奋的进展。Wmoednc

(原文方式标语ASPENCORE旗下EDN美国版,参考链接:TSMC approaching 1 nm with 2D materials breakthrough,编译:Susan Hong)Wmoednc

责编:Demi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芯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泓川科技光谱共焦传感器高精度双探头对射法在透明PE涂层厚度测量中的应用案例
    芯之家
    03-17 12:49
  • 紫外线辐射传感器:为环保监测注入 “智慧” 力量
    芯之家
    02-07 16:00
  • SK海力士拟投资近500亿元建设芯片工厂
    芯之家
    2024-07-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已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力争在传感器行业领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6

  • 从源头控制污染:甲烷传感器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四方光电 2024-09-12

  • 福州大学:可控超大孔结构和高延展性的明胶水凝胶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4

  • 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四方光电Cubic 03-14 16:0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芯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