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路线再掀波澜?激光雷达成“标配”

拾壹芯 20221212

  • 激光雷达
  • 自动驾驶
  • 传感器融合
量产渐进式的自动驾驶成为业内新“共识”,激光雷达的量产上车加了了NOA全场景的落地节奏。未来,自动驾驶公司的竞争将集中在车规级软硬件研发上。

  关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以摄像头为主导的纯视觉方案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之间也都有着各自的支持者。
 

  国内企业在纯视觉路线上落后于特斯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可以摆脱对视觉技术的依赖,但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单颗激光雷达的成本价格接近一万元。
 

  随着汽车电动化的不断推进,路线之争似乎迎来了关键时刻。2022年可以说是激光雷达实现规模上车的一年,根据集微咨询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已有超过30款车型已搭载或计划搭载激光雷达。
 

  受激光雷达的造价影响,大部分车企会选择单/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不少车企在推出新款车型时配备三颗甚至四颗激光雷达,试图以此来吸引消费者。
 

  从功能和性价比的方面出发,双激光雷达基本上满足了智能辅助驾驶的需求,具备自动泊车、高速NGP和城市NGP辅助驾驶等功能,采用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进行融合感知的方式,既降低了车辆购入成本,也提供了更好用的智能体验。三颗甚至四颗激光雷达的性价比不高,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车辆的维修成本。
 

  自动驾驶的发展与政策息息相关。2022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积极促成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开放自动驾驶路段,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除此之外,国家对高精度地图绘制资质的要求收紧,从数据测绘到专有云服务都提出了安全合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外资企业不能申请测绘资质,只能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向境外传输包含地理信息的数据需要经过审批。
 

  2022年以来,量产渐进式的自动驾驶成为业内新“共识”。不少车企都选择先做城市NOA,以此获得数据和现金流,为技术的迭代提供资金支持。未来随着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量产上车,NOA全场景的落地节奏也将加快。届时,自动驾驶公司的竞争将集中在车规级软硬件研发上。
 

  随着激光雷达车型的逐渐上市,预计未来两年将迎来大规模化落地,激光雷达在功能层面的成熟将会给智能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相信对汽车感知功能开发拥有深刻理解,同时具备完整系统开发经验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盈利增收。

查看全文

点赞

拾壹芯

作者最近更新

  • 天气预报背后的秘密武器:聊聊气象传感器
    拾壹芯
    4天前
  • 三维力传感器:不只是“重不重”的问题
    拾壹芯
    4天前
  • 你家厨房里可能藏着一个 数字传感器
    拾壹芯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2018-12-04

  •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让国产快递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

    2018-12-06

  • 带多种传感器的药物配送机器人在国内医院中的应用

    2018-12-06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拾壹芯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