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李大力团队与北京大学胡家志团队合作提出B型血友病治疗新策略

最新黑科技 20221219

  • 基因治疗
基于CRISPR/Cas9的靶向整合策略虽然可以实现疾病的长期治疗,但较低的整合效率和非预期的插入风险仍是临床转化的重大阻碍。因此,开发B型血友病治疗新策略十分必要。

B型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疾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FIX的缺乏,会出现严重凝血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因自发出血失去生命。现有疗法中,长期注射蛋白因子往往给患者身体和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的基因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血友病等其他疾病。然而,临床前研究表明,当rAAV载体被输送到动物模型的靶向增殖组织时,只有短期效应。此外,一项针对血友病a的3年随访临床试验显示,成年患者的FVIII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下降,这表明基于rAAV的基因疗法目前仍无法实现“一次给药,终身治愈”的效果。

基于CRISPR/Cas9的靶向整合策略虽然可以实现疾病的长期治疗,但较低的整合效率和非预期的插入风险仍是临床转化的重大阻碍。因此,开发B型血友病治疗新策略十分必要。

2022年6月9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影响因子5.723)在线发表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胡家志教授团队合作题为“Long-term correction of haemophilia B through CRISPR/Cas9 induced homology-independent targeted integr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一种AAV病毒介导的非同源依赖靶向整合策略实现了B型血友病的长期有效治疗。

该研究基于CRISPR/Cas9技术,通过非同源依赖的靶向整合(Homology Independent Targeted Integration, HITI)策略结合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递送方式,在B型血友病大鼠白蛋白基因(Alb)的13号内含子中插入了一种FIX蛋白的高活性突变体(F9 Padua, R338L),使新型B型血友病大鼠完全恢复了凝血功能。治疗后4周,B型血友病大鼠的凝血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经过长达36周的监测,血液中的FIX水平逐步升高至正常水平的52%,凝血功能也得到极大改善。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基因编辑的结果,该研究采用数字PCR技术来检测编辑效率(采用上海小海龟科技BioDigital数字PCR系统),并且用一种新型检测方法PEM-seq (Primer-extension-mediated sequencing),在全基因组范围检测了基因编辑的精准性和脱靶效应,并未检测到任何不良反应。综上,该研究不仅建立了B型血友病新的治疗模型,也为更多罕见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非同源依赖的靶向整合策略治疗B型血友病

A:治疗策略模式图;B:治疗使用的双AAV系统;C:治疗流程;D:治疗组和对照组凝血功能修复;E: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F9蛋白恢复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曦、本科生牛煦然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刘阳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大力教授、王立人副研究员和胡家志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和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资助。


查看全文

点赞

最新黑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1583万债务压顶!又一家传感器企业宣告破产
    最新黑科技
    05-03 15:23
  • 实务 | 汽车常用传感器的归类
    最新黑科技
    03-20 13:33
  • 传感器在六氟化硫SF6气体泄漏报警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最新黑科技
    2024-11-1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软”CRISPR可能为遗传缺陷提供新的修复方法

    2022-07-26

  • 华东师大李大力团队与北京大学胡家志团队合作提出B型血友病治疗新策略

    2022-12-19

  • 愈方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领投

    2022-08-22

  • 干细胞+基因治疗 渐冻症联合疗法安全性获证实

    2022-09-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最新黑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