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性能多电子反应储锂材料

仪表网 20221228

  • 新能源
  • 锂离子电池
  • 电极材料

  【仪表网 仪表研发】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多电子反应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通过构建二维异质结构,克服了多电子反应存在的可逆性和动力学限制,实现了高倍率、高容量的赝电容多电子反应。
 

  电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与每个氧化还原中心转移的电子数密切相关。多电子反应是指在电荷存储过程中,单个氧化还原中心经历一个以上的电子转移。多电子反应可以突破传统电池反应中单个或少于一个电子转移的瓶颈,大幅提升电极材料比容量,但多电子转移过程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的复杂性也会大幅增加,使得多电子反应面临可逆性差和动力学缓慢的巨大挑战。
 

  该工作发展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模板的二维异质结构策略。所制备的二维V2O5/石墨烯异质结构呈现超薄纳米片形貌(2.8 nm),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并且易于释放离子嵌入/脱出时的应力/应变,促进可逆的结构转变;此外,石墨烯的复合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而且产生了丰富的具有内建电场的异质界面,促进了电荷转移。得益于上述形貌和结构优势,二维V2O5/石墨烯异质结构克服了钒氧化物在多电子反应中的不可逆相变和动力学限制,实现了赝电容主导的可逆多电子转移储锂反应,表现出极高的比容量(361 mAh g-1 @ 1 C)和优异的倍率性能(175 mAh g-1 @ 100 C),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插层氧化物材料。该工作进一步通过解耦上述具有高容量和宽工作电压窗口的多电子反应,构建了以预锂化二维V2O5/石墨烯电极同时作为正负极的对称储能器件,具有优良的能量/功率性能和超长循环稳定性。该工作为开发高容量、高倍率的多电子反应电极材料提供了新策略,同时提供了一个基于多电子反应构建对称储能器件的范例。
 

  相关研究成果以Enabling rapid pseudocapacitive multi-electron reactions by hetero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vanadium oxide for high-energy and high-power lithium storage为题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性能多电子反应储锂材料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 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

    2018-12-23

  • 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动车安全性能面临新挑战

    2019-04-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