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Mark 20181208

  • 新能源
  • 传感技术
  • 智能交通
该技术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列车牵引、制动、转向的准确性,可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此外,智轨列车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2017年10月23日,在湖南株洲,由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列智轨列车正式上路运行,奔驰在3公里长的体验线上。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试运行。资料图

  位于株洲神农大道的智轨体验线车道宽3.75米,布局在城市主干道中央绿化带两侧。站点设置并无特别。列车长31.64米、宽2.65米、可载300多人。车厢内装饰与火车相似,电子显示屏及时提示到站位置。坐在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平稳行驶的列车内,小汽车、行人和街景从车窗外缓缓掠过。


智轨列车采用了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资料图

  列车始终是循着地面上画的白色虚拟轨道线行驶的。而这正是由中车株洲所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智轨之名也由此而来。

  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介绍说,该技术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列车牵引、制动、转向的准确性,可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此外,智轨列车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智轨列车驾驶室操作动态图。

  中车株洲所城市基础设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俊林称,车辆沿虚线行驶是一个智能化的过程,只有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岔道或制动才需要人工干预,将来可实现全程无人驾驶。

  据悉,在列车上,还安装有惯性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传感装置,用于检测车辆的姿态、坐标等信息,从而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的虚拟轨道上运行。另外,列车采用的是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还省去了掉头的困扰。


2017年10月23日,市民在试乘智轨列车。资料图

  据悉,智轨列车装载新能源动力,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特性,充电十分钟即可续航25公里。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列车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实行3至5节编组,最大可容纳300至500人同时乘坐。目前,据计划,首批服务于体验线的智轨列车共3列,预计明年投入运行。

查看全文

点赞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作者最近更新

  • TE CD9515系列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2110-2116型法兰安装静态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 honeywell 2012型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迪拜推广智能车牌:内置GPS芯片具备报警和自动扣费等功能

    2018-12-05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国内城市借物联网及无线通信技术智能管控电动车

    2018-12-09

  • 首次押注可再生能源!软银1.1亿美元投资瑞士储能公司

    2019-08-1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Mark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