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产业越来越“卷”!制造商如何借数字化之力逆袭?

物联网智库 20230107

  • 消费电子
  • 离散制造
  • 数字化转型

1月12日,联想将携手英特尔和信通院专家举办以 “敏态升级 聚智而为”为主题的离散制造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线上研讨会。

如果要评选制造业中的“卷王之王”,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一定榜上有名。

为了契合消费者日常的高频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需要外观更加轻薄、续航更加持久;为了抓住市场的最新风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几乎每隔半年就要迭代一次,功能愈发多样;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尝鲜心理,VR/AR头显、智能眼镜等新设备层出不穷……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想“卷出头”本就并非易事,更严峻的是整个消费电子产业近年来又面临着地缘政治冲突、高通胀率、疫情反复等外界因素的冲击。

为了应对来自“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挑战,消费电子制造商必须在严控成本的前提下生产质量更优、功能更强、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这对制造商的制造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成为帮助其提质增效的“利器”。

管中窥豹,消费电子制造商面临的挑战其实正是整个离散制造业困境的缩影。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离散型制造业正积极的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但是制约离散制造业转型的因素仍有很多,比如:

  • 单机设备自动化软件的结构化和柔性化不足,缺少开放式接口,设备间缺少统一的互联互通标准;

  • 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数据采集难,缺少完整的数据集成应用架构;

  • 装备和产线自动化软件系统薄弱,软件升级维护困难;

  • 生产线设备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 缺乏有效的人机协作机制,工厂运营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 ……

单以柔性化不足为例——因为离散制造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发展不均衡,整个产业整体还处于以单机自动化为主和刚性自动化产线为主的状况,柔性自动化产线较少,真正实现基于订单的柔性自动化产线更少,OT系统和IT系统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在此背景下,离散制造业应如何直面挑战,从容拥抱数字化未来?

那些致力于转型升级的企业应如何定位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又该如何找到当前最合适的转型方向?

1月12日,联想将携手英特尔和信通院专家举办以 “敏态升级 聚智而为”为主题的离散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线上研讨会,届时将在云端为您带来:

  • 最前沿的趋势解读

  • 最干货的洞察分享

  • 最落地的实践经验

扫码即可预约参会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网智库

作者最近更新

  • 深度解析特斯拉最强自动驾驶芯片及视觉传感器
    物联网智库
    06-18 05:20
  • 芯片科技引领未来车联网,紫光展锐联合产业伙伴驱动智能交通新时代
    物联网智库
    2024-01-10
  • 探寻智能物联新范式|2023(第20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物联网智库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当下MEMS技术应用概况及国内MEMS产业发展现状

    2019-03-28

  • 浅谈GPS天线中的四臂螺旋天线的一些应用

    2018-12-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网智库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