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途的腺相关病毒替代方案——脂质纳米颗粒有助治疗遗传性失明

崔哥聊科技 20230114

  • mRNA技术
  • 基因治疗

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院的科研团队合作,在动物模型中证明了使用脂质纳米颗粒(LNP)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治疗与一种罕见遗传疾病相关的失明的可能性。这种基于纳米技术的基因治疗方法或改善治疗遗传性失明的方式,也有助开发新型新冠疫苗。

研究人员克服了使用LNP携带遗传物质以进行视力治疗的主要限制,即让它们到达视网膜所在的眼后部。新研究证明,一种覆盖着多肽的LNP外壳能够穿透神经视网膜,并将mRNA传递到感光细胞。

研究人员还将含有制造绿色荧光蛋白指令的mRNA放入纳米颗粒中,将这种基因治疗LNP注射到老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眼睛,并利用多种成像技术进行了检查。动物的视网膜组织发出绿色光,这表明LNP外壳到达了光感受器,它传递的mRNA成功进入视网膜并产生了绿色荧光蛋白。这项研究标志着LNP首次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靶向光感受器。

作为一种治疗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方法,这种mRNA将指示由于基因突变而有缺陷的感光细胞制造视力所需的蛋白质。而在新冠病毒疫苗中,LNP可携带mRNA指示细胞制造一段无害的病毒刺突蛋白,以触发身体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的多肽如同邮政编码,将携带遗传物质的纳米颗粒运送到眼睛内的预定地址。这种多肽可用作靶向配体,直接与沉默的RNA、治疗小分子或成像探针结合。

相比基于腺相关病毒(AAV)的基因疗法,LNP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方案,因为它们没有像AAV那样的对病毒大小的限制。此外,LNP可传递mRNA,这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基因编辑机制的活跃,因此可防止偏离目标的编辑。

新的基因治疗方法将基因编辑分子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壳内。这张科学插图显示了该方法的脂质纳米颗粒壳,它们在被注射到眼睛后看起来像模糊的米色球。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4539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崔哥聊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基于泓川科技LTP080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音响喇叭振动特性低成本测量方案
    崔哥聊科技
    03-21 18:18
  • 下注机器人,这家触觉传感器企业拿下近亿元融资!
    崔哥聊科技
    03-14 16:22
  • 电应普传感器|液化气罐液位监测应用方案
    崔哥聊科技
    2024-11-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NEC利用AI技术开发长效型新冠疫苗

    2022-04-13

  • 新冠mRNA疫苗技术可用于修复心肌受损

    2022-05-01

  • 芯宿科技获数千万天使+轮投资,启明创投领投

    2022-05-05

  • 港科大研发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取得突破 有望变革疾病管理

    2022-05-1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崔哥聊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