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技术布局在政策支持下或将迎来第二春

智能制造网 20200925

  • 云计算
  • 数据中心
  • 私有云
云计算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云安全技术的发展升级,用数据审计、脱敏、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手段,业内人士正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传统的云内安全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让云安全变得可靠、可信,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云计算行业按运营模式分类,可分为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三大类。为更好地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各类企业正加快引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私有云作为云计算一种十分重要的类型,也成为了企业争相布局的首要对象。

  8月5日,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私有云系统平台市场研究》白皮书称,随着“新基建”进程以及企业上云步伐的加快,私有云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阶段。2019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817.4亿元,2022年将超过1500亿元。

  从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来看,随着non-x86架构的崛起,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催生多样化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支持异构环境的私有云能够为数据中心新基建赋能,支撑国计民生重点行业企业的安全高效运行,为私有云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私有云是为企业提供一个独立的专用云环境,企业能够在防火墙后面进行内部操作,建立数据中心,更好地控制其计算资源,方便地自定义资源,满足特定的需求。与公有云相比,私有云更具迁云运维、集成化快速交付部署及运营支持安全服务培训服务的能力。更成套和体系化的服务和持续性支持,需要更专业的定制化服务,这是私有云不同于公有云的显著业务特点。

  私有云的使用对象,通常为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具备业务关键性运营且希望对环境拥有更大控制权的中型到大型组织。私有云的显著优势在于:灵活性高、安全性好、缩放性好,而整体的费用相比公有云而言要高一些。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一代的私有云将按两种主流模式进行演进,一是以vmware和easystack为代表的“私有云产品进化模式”。二是以华为云stack、阿里云Apsara Stack为代表的类似AWS outposts模式的“公有云私有部署模式”。未来几年,这两种模式很有可能会替代传统虚拟化市场。

  私有云可以分为服务、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其中,服务贯穿私有云厂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全过程,硬件产品指主要以物理形态支持私有云的IT基础设施,软件产品指私有云的软件形态产品。根据中国信通院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私有云细分市场中,硬件产品占比大,达到70%左右。

  私有云应用日趋火热之时,云服务器的市场需求也被进一步激发。2016年,阿里云秘密启动了一项代号为“X-Dragon”的项目,2017年即推出了第一代自研神龙(X-Dragon)云服务器,基于神龙(X-Dragon)是阿里云自研的软硬融合虚拟化技术架构。

  归根结底,传统私有云多数采用非产品化、定制化为主的项目交付模式,升级一般采用新建和割接两种模式;运维一般采用厂商驻场运维和用户本地运维两种模式,亟需平滑升级、自动化运维的新一代私有云,实现服务化部署与自动化运维为主、本地运维为辅的轻运维模式。

  借助硬件的虚拟化,私有云将大量的服务器硬件抽象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池,可以动态的为用户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三种形式的服务。私有云建立在企业自有设施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在安全性、私密性方面具有较大的可控性,可以针对一个企业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灵活性、易用性较高。

  云计算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云安全技术的发展升级,用数据审计、脱敏、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手段,业内人士正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传统的云内安全问题。今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让云安全变得可靠、可信,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思科26亿美元收购Acacia:欲在硅光子领域有所作为

    2019-07-24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2019-12-18

  • 阿里巴巴:让ET“医疗大脑”成长为“高级医师”

  • 服务器、打印机应时爆红!在线教育该如何留住机遇?

    2020-02-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