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解读 Q3 财报:公司三大长期战略天花板足够高,生成式 AI 等新技术会带来全新变革

芯片研究所 20230225

  • 人工智能
  • 云计算
  • 消费

北京时间 2 月 23 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NYSE: BABA;HKEX: 9988)今日发布了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 2023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 4 月 1 日开始,至第二年的 3 月 31 日结束)。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营收为 2477.6 亿元(约合 359.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市场预期 2451.83 亿元;净利润为 457.46 亿元(约合 66.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 499.32 亿元(约合 72.3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 张勇,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及 CFO 徐宏出席了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摩根大通分析师 Alex Yao:首先请问管理层一个关于长期战略的问题,如张勇所言,阿里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 24 年,按照中国计算时间的说法,已经是两轮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公司领导了中国数字化的大流通,数字化的大物流,数字化的大计算,未来的 3~5 年,阿里巴巴计划深度参与哪些数字化领域?或者换个角度看,我们在过去 24 年里抓住了两个大的机会,一个是电商,一个是云,那么再往前看 3~5 年的话,有没有哪些赛道或者产业具备新的,特别大的成长机会?

还有有一个关于短期的问题,那就是回到今年,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新技术的崛起,比如说 ChatGPT,也同时看到了竞争环境的变化,比如说京东开始了百亿补贴,在这样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间点,公司怎么考虑进一步发展核心竞争力,会不会进一步实施降本增效?

张勇:第一,就像你刚才讲的一样,我们在过去二十几年中,数字化流通,数字化物流和数字化的计算就是我们做的三件事情,这也是映射了我们的长期战略,就是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我们的全球化也是消费和云计算的全球化。展望未来,我们还是会坚持在这三个顶层战略下继续前进,而不是去寻找所谓新的战略赛道,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三个战略的天花板足够高,市场足够大,在当今不断的技术演进当中,我们仍然能找到巨大的机会。

我可以分别阐述一下,比如说消费赛道,对于中国的增长机会,IMF 预估今年中国 GDP 的增长将达到 5%,如果未来 10 年都能实现类似的增速,大家可以想象届时中国 GDP 的绝对值会有多大。同时,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要做到连续 10 年的 5% 增长,消费在其中的占比一定会越来越大,中国目前一百一十几万亿的 GDP 中,社零总额达到四十几万亿,那么未来几年消费的贡献占比一定会更大。另外,技术带来了数字化流动的机会,随着技术的演进会出现更为深入的发展,20 年前的电商,和 10 年前的电商,和现在我们所做的电商,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疫情以后,其实我们前几年所说的,所有零售都将数字化的想法已经实现。面向未来,包括你刚才说到的,以生成化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应用,一定会带来全新的数字化形式和用户体验,不光是消费侧的变革,还有供应链的变革,因为数字化、智能化的驱动,对供应链的变革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才刚刚开始。

(持续更新中。。。)

相关阅读:

《阿里巴巴第三财季净利润 468.15 亿元,同比增长 138%》

查看全文

点赞

芯片研究所

作者最近更新

  • 激光焊接:汽车液位传感器的技术革命
    芯片研究所
    2024-08-01
  • 国产高端芯片猛增17倍,日韩垄断被打破
    芯片研究所
    2024-07-13
  • 玻芯成玻璃基半导体特色工艺先导线项目开工
    芯片研究所
    2024-07-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芯片研究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