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机器人发布三款新品,推出搭载ChatGPT的迎宾机器人

传感梦工厂 20230227

  • 人工智能
  • 送餐机器人

      2月28日,商用服务机器人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穿山甲机器人”)在苏州召开发布会,推出了升级版本的迎宾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酒店机器人。

 

  穿山甲机器人是36氪长期关注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自2012年开始做商用服务机器人,目前公司主要有迎宾机器人(展厅、商场)和配送(送餐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室外无人车)两大产品线,主要用于展厅、新零售、医院、政务、公共服务、学校、餐厅酒店、银行等场景。

 

  在发布会上,宋育刚分析道,按照2021-2025年CAGR40.0%计算,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在2025年有望达到984亿元;具体到服务机器人,在2021-2026年,配送机器人的出货量会按照年复合34.8%的增长率增长,迎宾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则达到50%。

 

  在这次新品发布会上,穿山甲机器人共推出三款产品。

 

  第一款产品是“第二代熊猫送餐机器人”,这款送餐机器人采用了穿山甲第三代导航技术,具有全自动驾驶的能力,增加了人群导航算法,能帮助机器人在人群中自动避障;它最小可通过宽度仅45cm的过道;熊猫采用第二代悬挂式系统设计,可以完成送汤水等难度较高的任务;此外,基于穿山甲的Cos2.0调度系统,客户在同一空间可以同时运行99台机器人。

  熊猫

 

  宋育刚表示,中国餐厅的桌距大多在80cm,但是日本很多餐厅的桌距仅50cm、60cm,香港餐厅的餐桌距离也常常仅50cm,狭窄的车距需要车身更小,且穿行能力更强的机器人。

 

  穿山甲机器人为此不断提高产品算法,增加机器人的过路能力,推出更适合海外市场的产品;此外,穿山甲机器人在导航上,采用激光+视觉的路线,无需贴二维码,降低人工参与度,这让穿山甲的产品在海外市场中占据优势。

 

  在产品性能上,“熊猫送餐机器人”搭配了三层托盘,可负重30kg,一次可以送12个餐盘;充电3小时,可续航约12小时。在材质上,“熊猫”使用的是ABS+PE+阻燃剂成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自燃或者火灾的发生。据介绍,“熊猫”获得了CE、FCC、TEL三大认证,这在同类竞品中少有。

 

  第二款是“第二代飞毛腿配送机器人”,主要用于酒店楼宇配送,可以自主上下电梯,全封闭货舱。

  飞毛腿

 

  “飞毛腿”采用了穿山甲第11代全新底盘技术和全新的6.5寸轮毂电机,扭矩可达到9N,能实现最快2米/秒的行走速度;采用双悬挂系统后,飞毛腿可以实现最高3cm越障能力;它拥有超大装载空间,采用双仓设计,一次出行可以送两趟,最高负重100kg。

 

  第三款是迎宾机器人“Timo小鱼”。它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库,能识别145种语言;公司自研了深度学习、ASR和知识图谱等AI技术,并通过与专业行业解决方案商合作,开发了100多种场景成熟应用方案和百万级知识库,来提高用户的交流体验;此外,“Timo小鱼”也与ChatGPT合作,让产品对话更加流畅。

  Timo小鱼

 

  Timo小鱼的售价定为9999元人民币,远低于国内外同行的售价;以色列创业公司曾推出的最低迎宾机器人的价格,也达到了2万多。海外市场也将是这款产品的一大目标市场。

 

  穿山甲创始人兼CEO宋育刚认为,迎宾机器人会迎来新机会。迎宾机器人的产品主要受硬件成本和软件功能影响,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话式AI模型取得较大进步,机器人硬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迎宾机器人将为客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穿山甲机器人有着自己的工厂,且目前工厂占地面积达25000平米,生产产能可达3万台/年。自有工厂让穿山甲具有降低硬件成本的实力,且能保障产品供货能力,对机器人质量进行把控。

 

  目前,穿山甲机器人已形成了5款形态各异的迎宾讲解机器人——爱丽丝、艾米、小鱼,小雪、精灵,四款配送机器人——艾米、熊猫、飞毛腿、宋小贩,和室外配送无人车——任我行,形成丰富的产品布局。

 

  软件层面,穿山甲有着通用库、行业库、企业库的知识图谱能力,能为客户提供相对精准的对话体验。且穿山甲机器人也会加强与人工智能公司的合作,增加通用库语料,让对话变得更加“人性化”。

 

  硬件上,公司有着自主研发的底盘技术、6.5寸轮毂电机和悬挂式系统。

 

  在销售方式上,穿山甲机器人主要和代理商方合作,以销售为主,2023年会增加少量租赁模式。

 

  目前穿山甲服务了6000多家客户,产品出口了66个国家,累计全球销量数万台。而这次发布会现场,共签约迎宾和配送机器人4000多台,总金额1亿。

 

  穿山甲机器人创始人宋育刚是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客座教授,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领军人才,拥有20年机器人行业经验;首席科学家吉建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具有10年无人驾驶技术开发经验;联合创始人兼CTO丁劲松,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硕士,原日本富士通芯片技术负责人,在日本学习和工作14年。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梦工厂

作者最近更新

  • 这家MCU芯片企业获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战略投资
    传感梦工厂
    5天前
  • 赛微电子,投了一家传感器公司
    传感梦工厂
    6天前
  • 2.95亿!又一家传感器企业被(688045)收购
    传感梦工厂
    08-28 10:4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梦工厂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