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解密】旺宏如何改善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辨识程序的能源效率

科技时光 20230315

  • 能源效率
  • 人工智能加速器
  • 3D NAND

【爱集微点评】旺宏的3D NAND专利,通过采用共享字线/串列选择线群组/接地选择线的设计,使得时间与能源的耗费能够被摊平。

集微网消息,近日,虽然当前半导体市场相对低迷,但为了加快新产品研发同时为后续市场回暖做准备,旺宏仍持续投入3D NAND等相关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对于AIoT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传统的范纽曼计算架构之外,存储器内计算具备更好的性能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其能够降低数据迁移量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在各种存储器内计算装置中,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拥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低的导通电流。在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辨识程序中,图样信号输入至滤波器,以进行乘积累加运算,辨识程序需要进行巨量数据的计算而相当耗电。因此,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改善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辨识程序的能源效率。

为此,旺宏于2020年9月9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三维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辨识方法与控制电路”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0944286.4),申请人为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1 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示意图

图1为本专利提出的一种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示意图,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100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多条位线(BL1、BL2等)、多条字线(WL1、WL2等)、多条串列选择线(SSL1、SSL2等)、多个接地选择线(GSL)及多个感测放大器(SA1、SA2等)。在读取时所选择的存储单元中,图样信号系由位线输入,以进行乘积累加运算。乘积累加运算系为向量与矩阵的乘积,总和电流通过感测放大器转换为电压后供后续计算应用。

图2 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100的方块图

图2为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100的方块图。其主要包括控制电路110、3D NAND阵列120以及对应于多个核的多个区块(BK1、BK2、...、BKn)。控制电路110包括位线控制器111及字线与串列选择线控制器112,其中位线控制器111用于输入图样信号至位线。字线与串列选择线控制器112通过切换字线来切换滤波器。

为了增进辨识程序的能源效率,本专利提出了字线先导方案及串列选择线群组先导方案。在字线先导方案及串列选择线群组先导方案中,已进行预充电的字线/串列选择线群组/接地选择线可以被重复使用,使得时间与能源的耗费能够被摊平。

图3 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辨识方法流程图

在此以字线先导方案为例,参照图3,其绘示字线先导方案的3D NAND人工智能加速器100的辨识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10中,图样信号输入至位线。接着在步骤S120中,通过切换字线以切换滤波器。其中步骤S121会判断是否有下一字线,若有则进入步骤S122,并进行切换。接着,在切换至此字线的情况下,步骤S110重复再执行一次。在步骤S130中,切换串列选择线群组(SSLG1、SSLG2等)以切换滤波器。同样也会判断是否有下一串列选择线群组,并重复执行步骤S110。也就是说,在字线先导方案中,每当字线切换一次,图样信号输入循环就执行一次;每当串列选择线群组切换一次,字线切换循环就执行一次。

简而言之,旺宏的3D NAND专利,通过采用共享字线/串列选择线群组/接地选择线的设计,使得时间与能源的耗费能够被摊平。

旺宏成立于1989年,其凭借精湛的技术、最高品质的服务立志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领先供应商,为用户提供更多满意的优质产品。同时旺宏特别注重技术研发,其技术论文持续入选IEDM、ISSCC等多项国际学术会议。希望未来旺宏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3D NAND的新突破。

关于爱集微知识产权

“爱集微知识产权”由曾在华为、富士康、中芯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以及资深专利审查员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依托爱集微在ICT领域的长期积累,围绕半导体及其智能应用领域,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投融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上市知识产权辅导、竞争对手情报策略、专利风险预警和防控、专利价值评估和资产盘点、贯标和专利大赛辅导等业务上具有突出实力。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挖掘布局、专利分析、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一站式托管服务、专利标准化、专利池建设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的愿景是成为“ICT领域卓越的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

(校对/赵月)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时光

作者最近更新

  • 你手机里的“小老师”:揭秘姿态传感器如何感知世界的姿态
    科技时光
    4天前
  • 你可能没注意,但这个“麦克”小东西,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科技时光
    4天前
  • 看不见的“千里眼”: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如何默默守护我们的世界
    科技时光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全球半导体势力版图或将发生变化

    2020-04-15

  • 物联网如何塑造工作场所自动化的未来?

    2020-05-19

  • 物联网技术会成为智能建筑的未来吗?

    2020-08-13

  • 存储龙头大力扩产 国内厂商面临大考

    2020-10-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时光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