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AI芯片行业现状和发展分析

控制工程网 20201021

  • 人工智能
  • 芯片产业
  • AI芯片
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到,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而据官方统计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

  “缺芯少魂”一直是萦绕在中国科技产业的痛。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工艺上的层层封锁,芯片市场一度被海外巨头企业所占据,尤以高端芯片进口依赖最为严重。

  根据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3055.5亿美元,同比下降2.1%。出口集成电路金额10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0%。虽然出口金额呈增长态势,但进出口贸易差依旧巨大。

  在中美贸易竞争之下,华为、中芯国际相继受到美国制裁,面对“卡脖子”的危机,打造出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变得愈发刻不容缓。

  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到,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而据官方统计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

  虽然国产化替代市场潜力巨大,但受制于技术的积累,中国想在芯片领域完成“突围”并非易事。人工智能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开始,AI+各行业成为了极客们的实践沃土。而作为人工智能产品的关键部件,AI芯片为人工智能提了供强大的算力支撑。同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AI芯片也让中国芯片产业看到“突围”机遇。

  国家也非常看重人工智能及其芯片产业的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提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分别制定2020年、2025年、2030年三阶段战略目标,其中,第一阶段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将重点扶持神经网络芯片,冀望AI芯片量产且规模化应用。

  根据亿欧智库对于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长期关注和研究,我们预计随着国家支持力度加大,以及AI芯片应用场景爆发,2019年至2023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以52.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00亿元。这一增速远超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增速。


  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内AI芯片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吸引众多资本涌入。不仅如此,全球各大芯片厂商、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码AI芯片,亿欧智库按照企业的创始团队和主要业务背景,将实际参与AI芯片设计的企业分为三类:传统芯片厂商、跨界巨头以及科技初创公司(AI算法系和AI芯片系)。


  虽然当前AI芯片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但是目前中国AI芯片市场仍由海外传统芯片巨头所垄断,其中英伟达是当前业界龙头,INTEL、XILINX、AMD、高通等传统芯片厂商也都处于领先梯队。

  国内AI芯片企业除了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寒武纪等少数企业处于挑战者地位,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跟随者的位置。虽然目前AI芯片企业尚未完成对海外厂商的超越,但也进一步推动了国产芯片走向高端芯片市场。

  再看AI初创企业,多数AI芯片初创企业仍处于跟随者的位置,他们在产品和最终落地应用层面都还未成熟。通过综合对比AI芯片初创企业的竞争力,亿欧认为在AI芯片初创企业中,AI算法系企业比AI芯片系企业的芯片产品更容易落地。这也得益于目前多数AI算法系厂商已经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成功将算法产品落地,AI算法公司参与到芯片设计会让他们在产品优化上具有主导权,更重要的是基于原先的业务,AI算法系厂商研制的AI芯片在实际落地上拥有更大优势。


注释:本文仅选取了部分企业进行举例说明。

  除此之外,通过研究亿欧智库还认为,未来AI芯片初创企业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AI芯片企业单纯提供AI加速芯片很难直接打入新市场,用户无法单纯使用AI芯片来搭建产品,但如果自己成为系统集成商,就可以打入更下游的集成商或是品牌商的市场。

  系统芯片是系统集成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与芯片产业整合的关键点,但系统芯片开发带来的高昂费用以及高技术门槛都将是AI芯片企业转型路上的拦路虎,据亿欧智库调查,国内28nmAI系统芯片开发成本至少为2500万美元。

  不过,芯片产业上的成就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个新领域,AI芯片在架构和设计理念上仍然有巨大的突破空间,相比于传统芯片,中国芯片厂商在AI芯片领域并没有被海外厂商拉开差距。国内企业继续加大在AI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攻关力度,中国将有望在该领域实现“换道超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控制工程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工业机器人在2021年将有这六大发展趋势
    控制工程网
    2021-02-24
  • OPPO科技园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助力5G移动终端发展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 工业互联网创新正处于领跑关键阶段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控制工程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