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人被骗!央视曝光通过共享屏幕等手段实施网络诈骗|界面科技315

一芯小和尚 20230318

  • 网络安全
  • 个人信息安全
面对短信链接,陌生人的屏幕共享请求,不要信,不要点。

界面新闻记者 | 姜菁玲

3月15日晚,根据央视315晚会的披露,当下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再添新方式。

315晚会报道称,2022年年底,一名成都的成女士曾收到一条短信,显示其ETC卡已被禁用,需要点开链接办理解除禁用。担心开车受限的成女士赶紧点开链接去办理,并输入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等信息。但当输入信息后,陈女士在3秒钟内接连收到6条扣款短信,每次扣款299元。

除了这种形式,央视报道中还提到,由于如今线上会议、网课需求越来越多,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诈骗。

山东的李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是物流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要对李女士进行理赔。随后客服将李女士拉入网上视频会议房间。按照对方的要求,李女士打开网络会议软件共享屏及一个链接,按照要求进行了验证,没多久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相继转走了13万元。

为什么共享屏幕和短信填写信息之后,消费者相继会遭到巨额诈骗?

报道解释称,当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点击短信链接后,系统后台会同步接收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信息,甚至余额。而当不法分子开始准备转账时,消费者误以为在前台收到了登陆ETC等网站的验证码,最终填写至该系统后台,被不法分子所掌握,最终造成财产损失。

共享屏幕的原理与短信类似。根据报道,当消费者开始与不法分子共享屏幕时,消费者手机中的信息已经同步给诈骗分子。诈骗分子利用另一部手机登陆消费者支付平台,然后从共享屏幕中看到所收到的验证码,最终成功登陆,开始转账。

相关安全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论是短信还是共享屏幕,不法分子的目的很清晰,就是要验证码。建议看到短信里有这样的链接时,不要信,不要点,特别是有个人信息填写的更不要去提交。当对方发起屏幕共享、远程协助时,我们一定要谨慎辨别,特别是老年人。因为他们对手机的操作不太熟悉,容易轻信对方是帮自己的,从而上当受骗。

查看全文

点赞

一芯小和尚

作者最近更新

  • 湃邦上海研发中心落户外高桥
    一芯小和尚
    2024-07-29
  • 安森美将携创新的智能图像感知产品组合亮相Vision China(上海)2024
    一芯小和尚
    2024-07-02
  • 中国研究团队在集成光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一芯小和尚
    2024-06-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曝特斯拉GPS接收器存在漏洞易被攻击

    2019-06-22

  • 物联网产品开发有哪些秘密?

    2020-02-28

  • 智慧城市因何成为黑客的诱人目标?

    2020-03-03

  • 影响2020年楼宇自动化产业的五大趋势为何?

    2020-03-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一芯小和尚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