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时秦王为什么拔不出剑?考古新发现或将解开谜题
《战国策》讲述了“荆轲刺秦”的故事,其中描写到:“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左右乃曰:“王负剑!”
那么为何秦王在危难关头拔不出腰间佩剑,是真的被吓傻了吗?
近日,西安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公布多项考古成果,其中佩剑俑的发现为解决这一谜题提供了线索。
据了解,根据密度推算,秦俑一号坑陶俑、陶马就有6000多件,构成车兵、步兵大型方阵,再结合二号坑、三号坑,步兵、骑兵、战车以及指挥机关交相呼应,阵容可谓庞大。
其中佩剑俑的出土给到了不少惊喜,从现场观察,彼时秦国军队使用的长剑都是竖直悬挂在腰间的,但由于剑鞘太长,直接拔根本不可能拔出,需要将剑鞘向后推到后背位置,才能完全拔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有老师在教学时称“王负剑”是秦王将剑背在了后背上,才拔出来伤到荆轲,但这种翻译并不准确,也不符合当时的情境,此次发现则给解开这一千古谜题提供了思路。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落木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超亿元!深圳3D传感器企业获A轮融资,两大上市公司押注意匠09-28 11:03
-
跨界入局惯性传感器后,603007拟更名!意匠09-22 12:55
-
博世MEMS传感器:芯片成为新基础意匠09-22 12:22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