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刷脸套路,隐私安全如何保护?

智能制造网 20201028

  • 人脸识别
  • 隐私安全
  • 个人信息保护
近日,央视再度曝光系列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安全的行为,具体是在人脸识别应用方面。央视透露,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刷脸”应用中,人们的面部信息正在不知不觉的受到侵犯和被滥用,只要2元就能买到上千张用户面部照片,大家的人脸信息已经遭到严重泄露。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网络安全更多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网络安全涉及网络系统中软硬件与信息内容的安全,而后者无疑是大家关注最多的点。尤其是在与大众自身相关的网络信息方面,即个人隐私安全。

  近日,央视再度曝光系列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安全的行为,具体是在人脸识别应用方面。央视透露,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刷脸”应用中,人们的面部信息正在不知不觉的受到侵犯和被滥用,只要2元就能买到上千张用户面部照片,大家的人脸信息已经遭到严重泄露。

  与此同时,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受访者中九成以上使用过人脸识别,其中六成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滥用趋势,还有三成人员表示,已经因为人脸信息的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者财产的损失。由此可见,当前我国人脸识别应用领域的隐私侵犯行为不少。

  当然,个人隐私侵犯不仅表现在人脸识别方面,还包括其他生物识别、APP软件应用等等,总之凡是涉及网络、数据相关的,几乎存在侵犯隐私的风险。那么面对这种局面和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理呢?用户个人隐私的安全,到底该依靠什么来保护呢?

  智能制造者认为,求人不如求己,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还是需要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风险意识,并有效采取防患措施。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政府发力,通过出台相关规范和政策,借助严刑处罚来加强对企业和行业的整治,并建设法律围栏,将用户权益彻底保护起来。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多次开展APP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也出台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全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政府正在不断加强法律建设和行业规范。在此趋势下,我们可以预见人们的个人隐私安全将迎来逐步升级,但同时也不能放松警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飞凌推出用于人脸识别的的全球最小3D图像传感器

    2021-05-18

  • 人脸识别守卫疫情安全之门,成熟应用离不开技术和安全两点

    2020-02-21

  • 腾讯成功研发出口罩佩戴识别专用AI技术

    2020-02-25

  • 人脸识别与口罩如何共存?

    2020-02-2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