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虚拟数字人成本

中国IC网 20230329

  • 人工智能
  • 虚拟数字人

近年来,虚拟数字人市场蓬勃发展,但其应用还远未达到普及阶段。其中一个原因是成本高。虚拟数字人BD6230F-E2的生产和后期运营往往是数百万甚至数千万,普通企业很难继续投资。

虚拟数字人的生产成本高

许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不知道情况,认为100万人可以做好数字人,但这只是生产成本,后期的运营成本是这个的几倍。

一位从业者估计,如果建模花费100万元,至少800万元准备“使用它”。所谓的“使用它”是为了让它移动,如数字人的语音表达、面部表达、动作生成等,都需要人工智能驱动,这是投资的大部分。

例如,有一家银行希望建立一个数字人。首先,我们与宇宙数字集成营销服务提供商合作。合作项目包括数字人本身、短视频、直播和宇宙空间。

其中,数字人进行了脱口秀直播,涉及场地、真人演员、软硬件动捕设备、工作室系统等。除了这些成本,服务提供商还需要从中获利。因此,仅半年的合作就花费了300万或400万美元。

以音美人才“柳夜熙”为例。据其制作企业创一科技首席执行官梁子康介绍,“柳夜熙”的制作投资仅为100万元,而第一个“柳夜熙”的短视频成本约为几十万元。超现实虚拟人视频的成本在每秒1万元左右。

此外,虚拟数字人还需要技术驱动。在传统的真人驱动模式下,他们需要穿动作捕捉服来控制虚拟人的微表情。只有一套专业的移动捕捉服需要数十万到数百万的投资,而十几个人的团队需要维护。穿这套移动捕捉服和头盔校准需要一个小时。

创造“柳夜熙”最难的是如何构建它的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可以帮助数字人完成精神价值。“柳夜熙”发现的突破口是定位2.5维度,国风美妆,与元宇宙的剧情相匹配。

在一段3-5分钟的视频背后,有相当多的人力支持。“柳夜熙”的整个创意团队目前约有140人,但实际上,在“柳夜熙”的制作和拍摄过程中,一部作品的参与者将在200人左右。

小冰公司首席运营官、人工智能创造力实验室负责人徐元春也表示,目前使用3D建模等类似技术制作的超现实虚拟人,只有一个图像部分,3D模型的成本约为30万至45万元,每年可能花费500万或600万元。

如何降低虚拟数字人的成本?

目前,业内许多企业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本从100万降至10万。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虚拟人的生产门槛。

聚力维度首席执行官赵天齐表示,公司人工智能生产虚拟数字人技术,使用摄像头实现表达、全身手势和动作捕捉,背后的平台是虚拟数字人工智能生产平台,有两种技术,普通RGB摄像头捕捉,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建模。然后是多模连接、多位置、绘画、大空间位移和资产库。

去年7月,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表示,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可互动性。以杜晓晓为例,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聊天功能的整个过程,并具有创造性的能力。另一个百度人工智能数字人是希加加,她还可以画画、写诗、写作、说多种语言和实时直播。

袁佛玉还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数字人的生产成本可以降低10倍和100倍,数字人的生产周期可以从几个月缩短到小时。数字人的生产成本将从100万降低到1万元。

小结

总的来说,虚拟数字人虽然已经应用于主播、主持人、银行等领域,但还远未达到推广应用的阶段。首先,虚拟数字人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太高,往往有数百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生产和运营一个数字人。

当然,许多企业已经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大大降低虚拟数字人的生产成本。可以想象,随着未来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的缩短,它将有助于数字人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