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空间电荷层微观机理揭示

科技观不止 20230329

  • 全固态电池
  • 空间电荷层

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团队通过球差校正电镜的原子尺度观测,研究了空间电荷层对全固态锂电池中离子传输的影响,并发现这一现象的微观机理和过往几十年的认知截然不同。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相比于目前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在这种电池中,空间电荷层可以产生于各种固—固界面附近。之前研究者普遍认为,空间电荷层对离子迁移的影响只由锂离子的浓度决定:锂离子浓度高则有利于离子迁移,锂离子浓度低则不利于离子迁移。为了透彻理解空间电荷层对离子传输的实际影响,需要对材料进行原子尺度的直接观测。


研究人员以经典固态电解质的晶界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前的认知中,该材料之所以具有过大的晶界电阻,是因为空间电荷层在晶界附近形成了锂离子浓度极低的区域,从而限制了离子迁移效率。而马骋团队通过球差校正电镜观测发现,晶界附近的锂离子浓度反而高于材料中的平均水平,并精准确定了这些多余锂离子在晶格中的位置。结合理论计算和电化学测试,他们发现这种晶体结构能实现相当高效的离子传输,和文献中被普遍接受的假想截然相反。这一发现修正了关于空间电荷层的认知,也为全固态电池的界面优化提供了指导法则。


 

(中国科大供图)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观不止

作者最近更新

  • 豪威集团推出用于存在检测、人脸识别和常开功能的超小尺寸传感器
    科技观不止
    2024-11-13
  • SEMI:芯片封装等后端工艺更分裂 需要统一标准
    科技观不止
    2024-07-23
  • 探索传感器科技前沿 ——激光测距传感器
    科技观不止
    2024-07-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动工:投资33亿元 聚焦下代电池

    2020-06-30

  • 三星SDI开始建立行业首条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

    2022-03-17

  • 日产公布全固态电池研发细节:针刺不冒烟、不起火

    2022-04-08

  • 机构预测全固态电池有望2024年开始投产

    2022-04-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观不止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