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类人眼传感器

传感发烧友 20201228

  • 光电传感器
  • 自动驾驶
  • 神经形态计算
与传统的传感器不同,类人的人工眼是为了与类人的人工智能配合使用,这种配合可以充分释放出硬件和软件的突破潜力。

  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光学传感器,旨在模仿人眼检测其视野变化的能力。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团队表示,这是在图像识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传感器不同,类人的人工眼是为了与类人的人工智能配合使用,这种配合可以充分释放出硬件和软件的突破潜力。

  用神经形态计算模仿人脑

  新的传感器可以与最新的神经形态计算技术很好地搭配,该技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图像识别等应用中的人工智能。AI中使用的处理器不是像传统计算机那样按顺序处理信息,而是经常涉及模仿大脑电路的集成电路。

  换句话说,神经形态处理器使用的不是单一的路径,而是一个路径网。

  通过这项新工作,计算机眼正在追赶神经形态计算大脑的能力。

  但目前的光学传感器所获得的那种信息,还落后于我们今天神经形态计算的处理潜力。

  "即使设计用于处理信息的算法和架构越来越像人脑,但这些系统接收到的信息仍然明显是为传统计算机设计的。"团队成员、工程师John Labram在一份声明中说。

  大多数传感器技术,如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中的芯片,都使用顺序处理:它们逐个像素地扫描和捕捉图像。但处理视觉信息的算法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或神经形态计算应用中。

  模仿人眼的传感器

  当计算机大脑的 "思维 "更像人类大脑时,它们需要搭配一个类似人类的眼睛设备--视网膜传感器。

  大多数构建类眼传感器的尝试都涉及复杂的硬件或软件。但这种新型传感器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了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一种矿物--过氧化物。该传感器使用了超薄的过氧化物半导体层,当其置于光线下时,可以从电绝缘体转变为导体。

  在Labram的光学传感器中,薄层的过氧化物就像一个电容器一样,在照明下改变其储存电能的能力。传感器对光的反应就像人眼一样。当它感觉到照度的变化时,它就会记录一个尖锐的信号,但随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我们测试它的方式是,基本上,我们让它在黑暗中停留一秒钟,然后我们打开灯,就这样一直开着,"Labram说。"一开灯,你就会得到这个大的电压峰值,然后电压迅速衰减,即使光的强度是恒定的。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该团队表示,这种新的传感器可以完美地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例如,帮助机器人跟踪移动的物体。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发烧友

来,一起聊聊传感器趣事!

作者最近更新

  • 温度传感器七大基本类型,一文看懂!
    传感发烧友
    2021-07-05
  • 一文看懂可穿戴式传感装置四大发展趋势
    传感发烧友
    2021-06-01
  • 传感器五个设计技巧及技术指标
    传感发烧友
    2021-05-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2018-12-04

  • 智能物流行业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12-07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发烧友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