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朋友 20230515

  • 人工智能
  • 5g通信
  • 超高清视频

C114讯 5月15日消息(岳明)在近日于广州举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分析了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与趋势,并在会上宣布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的发布。

张立谈到,当前以超高清视频为代表的视频产业,正引发信息技术领域新一轮的集群式的创新突破,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市场,促进消费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的牛鼻子。自2019年工信部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来,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部省联动多点开发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成果。他表示,今年是超高清视频产业政策接续的关键年份。

对于2019-2022年期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取得发展成就,他总结到:一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二是超高清视频频道拉动效应显现,内容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三是主要环节的产业化目标基本完成,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四是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标准取得重要突破,标准生态逐步完善;五是超高清视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赋能数字化转型;六是部省联动卓有成效,省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势头喜人。

张立指出,当前随着视音频技术不断的迭代升级,以超高清视频为代表的视频产业迈入了更高智能、更强体验、更多元应用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体来看,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突破了视音频内容制作“效率”瓶颈,同时,5G、空间音频、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大幅提升了视听沉浸体验感,再者,视听内容产品功能及应用更为多元。

他表示,新的发展阶段,视听产业将需要立足供给侧高质量产品供给和应用侧场景,再定义双向发力,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其中,有几大系统及产品和应用场景值得业内的高度关注,包括家庭视听系统、车载视听系统、会议视听系统、网络直播系统、商用显示系统等。

对于下一轮政策周期如何推进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张立给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基础核心技术标准研发,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视听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转移进程,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完善产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机制。

二是完善公共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协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集中优势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标准建设、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交流等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解决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形成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三是丰富优质内容供给,挖掘经典美学、传统中国文化优质内容的IP,拓展视听内容等业务渠道,积累高质量的内容数据制作工具素材库,加强视音频内容创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原创保护创新,创造积极性。

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视听产业生态和创新网络,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互通、经验共享、产业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视听产业高质量走出去和全球化布局,鼓励国内企业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产业的协作,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的话语权。

五是保障产业的信息安全,加强视听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在保障用户信息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增强视听体验,加强公众对视听领域信息安全认知和宣传,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促进优质文化视听内容的传播,维护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朋友

作者最近更新

  • 三星电子将为日本 Preferred Networks 生产 2nm AI 芯片
    科技朋友
    2024-07-09
  • 安森美收购SWIR传感器公司,增强智能传感器产品组合
    科技朋友
    2024-07-04
  • 欣旺达625Ah大储电芯,什么水平?
    科技朋友
    2024-06-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朋友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