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不要让“人工智障”代替了人工智能

控制工程小咖 20210408

  • 人工智能
  • 智能客服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烦恼和问题也着实不少:拨打银行热线,智能客服答非所问,想转人工太不容易;聊天机器人、语音翻译,被曝以人力辅助,欺骗公众;“ZAO”“蚂蚁呀嘿”等AI换脸软件,引发人们对这一技术安全边界的担忧。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烦恼和问题也着实不少:拨打银行热线,智能客服答非所问,想转人工太不容易;聊天机器人、语音翻译,被曝以人力辅助,欺骗公众;“ZAO”“蚂蚁呀嘿”等AI换脸软件,引发人们对这一技术安全边界的担忧。

  慢一拍,是“人工智障”;偏一步,是“智能人工”;快一着,就是“智能忧虑”。在人工智能耍酷的概念背后,其发展与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匹配度还有待提升,与实体经济融合尚有待加强,对科技、产业的有效支撑也还不够,需要正本清源。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浅层次来看,是资本“抢风口”和地区间“争帽子”。我国把人工智能列为关键的战略性产业,政策面大力鼓励。面对投资机会和政绩考量,无人驾驶、AI会客厅、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蜂拥而上,以致一些领域和地方出现项目烂尾、园区空心化、套现走人的资源错配现象。

  深层次讲,我们低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依仗我国在用户、市场、数据方面的规模优势,更多地追求“术”,停留在应用层面。有些终端产品,连上WIFI的音箱就称为智能音箱,装上选股软件就包装成AI炒股利器,甚至做内衣的企业都自称人工智能企业,更别提触碰伦理和法律底线的AI软件了。这些不过是换了个马甲,噱头大于实用。


  但在“道”的层面,包括基础算法和核心硬件的底层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人工智能的基础在于数据、算法和算力,算力的核心在芯片,在芯片领域我国的技术薄弱环节已延伸到了人工智能芯片上,“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近期,“断芯”问题就困扰着一些新能源车企和手机企业。

  人工智能必须根植于产业和实体的发展,才能保证“超车”而不“翻车”。人工智能的正途是带动传统实体经济的革故鼎新,以增量带动存量,发挥头雁效应,更好地解决民生需求中的痛点。我们还要在道德伦理、发展与安全等维度进行深层次的追问,有效避免技术滥用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控制工程小咖

作者最近更新

  • 深石零碳科技COO纪文轩:中国存量建筑绿色转型加速,要考虑两大因素
    控制工程小咖
    2022-10-26
  • 美国发布2022版《国家先进制造业国家》
    控制工程小咖
    2022-10-26
  • 电梯行业分析 电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控制工程小咖
    2022-10-2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控制工程小咖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