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在拓扑学和智能材料交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大怪科学 20230527

  • 智能材料

【东大新闻网5月18日电】(通讯员 王猛)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杨洪教授课题组在光控软驱动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拓扑学设计与液晶弹性体材料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具有多模态、自维持、可调谐运动的软驱动器。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VIP论文。

多模态、自维持、可调谐运动模式是生命体的高级智能行为特征,例如海豚的自主摆动和翻滚,同时也是仿生软体驱动器的科学研究热点。软体驱动器有望在无人为干预条件下,实现自我感知外部信号,做出决策,并执行长期的特定任务。然而,制约软体驱动器自主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单组分驱动器仅具备一种自维持运动模式,无法赋予单个驱动器多模态、自持续和可调谐的行为模式。

杨洪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具备多模态、自持续和可调谐运动模式的光驱动塞费特曲面(Seifert surface)拓扑驱动器。该驱动器可自感知光源区域变化,其驱动组分自主调节为条带状或环状,并适应性地进入自维持振荡或旋转响应模式。两类自维持驱动模式执行不同的负反馈回路,以此确保运动模式的精准和可持续性;并进一步应用至基于压电效应的自振荡发电和基于功率倍增机制的自旋转货物运输领域。此外,本文验证了塞费特曲面拓扑驱动器在户外环境下的太阳光驱动自维持运动的可行性。 

本文提出了拓扑结构编码软体驱动器功能的新策略,将研究焦点从传统的模块化组装和嵌入式算法转移到简单的拓扑结构构筑上,以实现功能的复杂化和自主化,为软体驱动器的研究开辟新视角。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论文第一作者为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聂振洲,通讯作者为杨洪教授,东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查看全文

点赞

大怪科学

作者最近更新

  • Aigtek功率放大器在传感器测试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大怪科学
    2天前
  • 泰科电子座椅位置传感器如何实现可靠保护
    大怪科学
    2天前
  • 中微爱芯推出高精度零漂移运算放大器AiP856X系列
    大怪科学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开始针对“更柔软”航天飞行器进行技术攻坚

    2020-09-21

  • 能自愈还能变色 新材料或将让科幻走进现实

    2022-03-16

  • 能自愈还能变色 新材料或将让科幻走进现实

    2022-03-18

  • 毫米级折纸机器人问世

    2022-06-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大怪科学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