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了,OpenStack仍是第三大开源项目

大怪科学 20230630

  • 云计算
  • IaaS

OpenStack辉煌的曾经

OpenStack始于2010年,是 Rackspace 与 NASA 联合开展的项目。Rackspace 想要重写运行其云服务器的基础设施代码,而 NASA 团队想要标准化航天局的网站。在成立之初,OpenStack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使命:“生产无处不在的开源云计算平台,通过易于实施和大规模扩展来满足各种规模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需求。”



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是一系列软件开源项目的组合,首要任务是简化云的部署过程并为其带来良好的可扩展性。

OpenStack的主要目标是管理数据中心的资源,简化资源分配。它管理三部分资源,分别是:

计算资源:OpenStack可以规划并管理大量虚拟机,从而允许企业或服务提供商按需提供计算资源;开发者可以通过API访问计算资源从而创建云应用,管理员与用户则可以通过web访问这些资源;

存储资源:OpenStack可以为云服务或云应用提供所需的对象及块存储资源。因为对性能及价格有需求,很多组织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企业级存储技术,因此OpenStack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可配置的对象存储或块存储功能;

网络资源:如今的数据中心存在大量的配置工作,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均需要配置,而它们还将被划分成更多的虚拟设备或虚拟网络;这会导致 IP 地址的数量、路由配置、安全规则将爆炸式增长;传统的网络管理技术无法真正的可高扩展、高自动化地管理下一代网络;因而OpenStack 提供了插件式、可扩展、API 驱动型的网络及IP管理功能;

与其他开源项目相比,OpenStack 早期进展顺利。在最初的五年里,OpenStack 赢得了与CloudStack和Eucalyptus的面向资源的基础设施管理之战,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本地和供应商托管服务开源云平台之一。

Rackspace表示,专有云带来了被锁定的风险,而开放云则代表着更小的风险和更快的创新。

微软、思科、IBM都相继加入OpenStack平台。

OpenStack挣扎的现在

然而这些大企业很快发现了OpenStack的缺陷:组件不一致、升级困难、开发运维成本高、厂商利益不一致……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退出OpenStack阵营,很多开发者开始转向容器,Docker、K8S等一度占据了各大云计算头条。

欧美市场上,OpenStack的市场也不断萎缩。 NASA在2012年停止OpenStack相关研发工作,揭开了OpenStack的式微序曲:2015年,Rackspace宣布将客户的业务迁移到 AWS 上;2015年10月,惠普宣布关闭基于OpenStack的公共云服务Helion;2016年2月,思科宣布将在2018年3月停止基于OpenStack的公共云服务Intercloud;2016年11月,OpenStack核心成员Mirantis,裁掉了约100名OpenStack开发者;2017年4月,英特尔决定不再投资OpenStack创新中心。

有人说OpenStack的时代已经过去,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超大规模企业使用 Outposts、Azure Stack 和 Anthos 等工具将自家公有云环境深入扩展到企业内部数据中心,而VMware等老牌供应商则强势进军云领域。

在人们质疑 OpenStack是否已死之际,OpenStack 发布的2022 年用户调查报告中指出,OpenStack 部署在 2022 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拥有超过 4000 万个生产核心,与 2021 年相比增长了 60%,自 2020 年以来增长了 166%;且全球共有 300 多个公共云数据中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移动、Workday HR 和沃尔玛实验室等少数企业,这些客户在生产环境中拥有的内核普遍超过100万。



维护 OpenStack 和其他几个项目的 OpenInfra 基金会认为,OpenStack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技术,在全球和 IT 新领域(包括处理器)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英伟达、Arm和Graphcore等芯片供应商纷纷加入OpenInfra联盟,而Verizon和爱立信等供应商都在拥抱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云。

基于此背景,OpenInfra 近期在温哥华举办了年度峰会。“OpenStack 生机勃勃”是此次峰会向外界传达的关键信息,包括长期表示支持的Red Hat和Canonical等厂商、到引领OpenInfra本身的各股中坚力量,均明确表达了这一立场。

最新版本“Antelope”已于 3 月推出,OpenInfra基金会目前正在开发“Bobcat”版本,定于 10 月推出。OpenInfra 首席运营官 Mark Collier 表示,Antelope 和 Bobcat 都关注现代数据中心所需的技术。



Collier 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OpenStack 是全球仅次于 Linux 内核和 Chromium 浏览器的第三大开源项目。

但Flexera 在今年的年度云报告中指出,OpenStack 的企业应用比例逐年下降,2021年为31% ,去年为16%,而今年仅有 12%,远远落后于 Microsoft 的 Azure Stack、AWS Outposts、Microsoft System Center 以及 VMware 的 vSphere 和 vCenter 等市场领导者。



OpenStack未知的未来

OpenStack通过IaaS软件包交付其私有云平台,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云战略做好了准备。但市场的复杂性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可能会拖累业绩的增长。

也就是说,OpenStack 需要更易于企业和服务提供商使用。Red Hat 产品管理高级经理 Maria Bracho 表示,在未来几周内将发布其 Red Hat OpenStack 平台的 17.1 版,其中将包括围绕基础设施管理、安全性和边缘的增强功能。具体增强功能包括添加对多个版本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 的支持,使升级更加容易。



Red Hat OPS 工程总监 Eoghan Glynn 表示,新版本说明了 Red Hat 对 OpenStack 的支持。

此外,在峰会上Canonical 还推出了Sunbeam项目,这是其商业 OpenStack 平台的扩展方案,旨在免费提供小规模云部署,希望简化部署并使基于 OpenStack 的私有云能够在工作站和虚拟机等系统上运行,而不是只能依赖于强大的服务器资源池。

Canonical 产品经理 Tytus Kurek 在 Sunbeam 发布时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从历史上看,商业 OpenStack 部署总是通过付费咨询服务的形式来实现,没有供应商例外。基于扩大开源力量的使命,我们致力于为社区提供一个生产级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行部署。Sunbeam 的出现消除了早期采用 OpenStack 的众多障碍。”

OpenInfra 目前在亚洲和欧洲开设了区域中心,这也是对 OpenStack 全球增长的认可。欧洲占 OpenInfra 成员组织的 38.8%,亚洲占 32.5%。总之,OpenInfra 在 180 多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 110000 名成员。



OpenInfra 总经理Thierry Carrez表示:“我们希望打破界限,开展合作,构建供所有人使用的软件。新的障碍和新的挑战不断出现,这也是激活两个区域中心的动力。”

那么, OpenStack 死了吗?

OpenStack 远未消亡,它将继续被开发,得到支持,并且被全世界各种类型的组织广泛采用。

为什么我们总是听说 OpenStack 已经死了?因为OpenStack已经不再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它隐藏在数据中心的深处,作为Kubernetes、AI/ML 堆栈和电信 NFV的基础。与许多其他开源技术一样。例如KVM,如今KVM 是否处于技术前沿?当然不是。然而,它每天运行着数百万个工作负载,为整个谷歌云提供动力。




审核编辑:刘清

查看全文

点赞

大怪科学

作者最近更新

  • Aigtek功率放大器在传感器测试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大怪科学
    2天前
  • 泰科电子座椅位置传感器如何实现可靠保护
    大怪科学
    2天前
  • 中微爱芯推出高精度零漂移运算放大器AiP856X系列
    大怪科学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2019-12-18

  • 阿里巴巴:让ET“医疗大脑”成长为“高级医师”

  • 服务器、打印机应时爆红!在线教育该如何留住机遇?

    2020-02-21

  • 欧盟宣布启动新数字战略,从AI到数据,追赶美国和中国步伐

    2020-02-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大怪科学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