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需解决三大难题

传感的的梦呓 20230706

  • 新能源
  • 动力电池回收

  2023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形成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处理体系”。在此背景下,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工作,对于全面推进汽车电动化、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结合自身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积累,提出几点可促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期探讨研究。

  目前,在各部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已经初步建立,国家政策框架不断趋于成熟,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整体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技术装备、回收网络、政策体系等方面仍待完善加强。具体看来,一是回收利用政策约束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条款和技术标准不够细化,导致相关条款难以落地实施。一方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无强制约束性,虽然规定了车企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出售后,动力电池所有权在消费者手中,车企无权进行回收。另一方面,目前退役电池的技术标准覆盖范围较为全面,但细化程度不够,仍存在不同制造商的电池组规格、型号不同,梯次利用重组不规范等现象。

  二是电池回收网络不健全。回收网络不健全可能导致电池回收效率低下,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体看来,一方面,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一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但普遍存在缺乏统一建设标准、建设成本高、网点使用率低的问题;另外一方面,电池回收渠道混乱,尚未形成有效监督机制,部分企业采取“价高者得”的竞争方式,大量电池流入“黑作坊”,正规企业回收电池数量不及预期。

  三是电池回收工艺水平落后。回收工艺水平不足可能导致金属回收率偏低或产生额外能耗,影响电池回收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例如,在预处理方面,目前电池包采用机械设备配合人工拆解,效率较差且有安全隐患。在梯次利用方面,电量衰减机理和重组技术等关键性技术还需突破;在再生利用方面,前端预处理工艺多采用整体破碎方式,黑粉杂质多,锂回收率不理想;后端冶炼工艺采用湿法回收技术,能耗高且易造成污染。

  为此,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为进一步助力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具体看来,一是明确各环节企业义务,细化行业技术标准。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细化各环节责任主体和监管职责,如电池制造商和车企需承担产品环境信息的披露责任,承担电池回收的部分费用,有义务对回收的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置。另一方面继续细化行业技术标准,在电池生产环节,应细化动力电池分类、包装、运输、存储标准制定,规范电池规格和电池包尺寸,加强退役电池通用性;在梯次利用环节,加快建立电池健康状态和残值评估检测标准,增强重组电池一致性。

  二是加速构建退役电池区域回收中心,加强产业链全环节监管。一方面,建议由各地区政府牵头,统一协调车企、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制造商构建大型退役电池区域回收中心,以现有回收平台为衔接,结合数字化技术,形成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线上线下结合的共享共建回收网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电池收好用好。另一方面,建议政府以国家溯源管理平台为依托,落实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实现全环节监管和布局,促使电池流入正规渠道。

  三是聚焦技术创新,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引导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聚焦退役电池及余能检测、可梯次利用电池残值评估、单体电池自动化拆解和重组电池包一致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方面,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建立电池综合回收智能化生产线系统,以实现电池拆解和识别的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的的梦呓

作者最近更新

  • 三星HBM3芯片已通过英伟达认证
    传感的的梦呓
    2024-07-25
  • 强强联合,亿纬锂能与英飞凌签订合作备忘录
    传感的的梦呓
    2024-07-25
  • 芯盟科技完成数十亿元B轮融资,系芯片三维异构集成企业
    传感的的梦呓
    2024-07-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 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

    2018-12-23

  • 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动车安全性能面临新挑战

    2019-04-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的的梦呓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