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占了全球的85%以上

传感大会 20230725

  • 新能源
  • 太阳能光伏
  • 风能

7月21日消息,近日2023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谈到,中美国情不同,但具备在第三方气候合作的条件。

刘燕华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处在工业化的中期,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处于后工业化阶段,2022年人均GDP7.63万美元是中国人均的6倍,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水平相差很大。此外,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每万美元大概是6吨二氧化碳,美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大致是1.8吨二氧化碳每万美元。中国的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不过,中美之间又有很多可以开展合作的条件。比如2022年11月中美两国领导在巴厘岛特别强调了气候合作,中美两国有长期合作的基础。此外,中美两国均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做出了很多很多努力,中美两国既是排放大国,同时也是全球两个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中美的合作对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刘燕华表示,中美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各具优势,优势互补,则会带来事半功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统计,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占到了全球的31.9%,根据IEA2023年的报告显示,中国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占了全球的85%以上,中国在太阳能光伏方面有强劲的制造能力。另外,中国的风能、电池生产能力也有很大进展,目前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6.2%。

此外,美国在可再生能源的进步非常可观,美国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总发电中占比达到了22%,核能占了18%。统计显示过去十年,美国的风能成本下降了70%,美国的太阳能成本下降了90%。如果中美把各自的优势在第三方开展合作,那么效率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刘燕华指出,第三个观点,关于中美在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我认为中美在第三方气候合作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政策支持和合作环境的打造,真正使合作的三方可以在合作中受益,并且保障能够延续下去。应该看到合作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积极性才是动力所在,因此加强中美可再生能源企业间的相互交流相当重要。开放、共享、共赢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加强的内容。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大会

作者最近更新

  • 称重传感器在智能工业与物联网时代的重要作用
    传感大会
    01-19 18:13
  • 热导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探索
    传感大会
    01-07 18:19
  • 堡盟推出带一体式外壳的紧凑型GigE Vision接口相机
    传感大会
    2024-11-1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 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

    2018-12-23

  • 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动车安全性能面临新挑战

    2019-04-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大会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