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化验3.5万份血样 AI显微镜能为医学带来改变吗

传感器文摘 20230801

  • 人工智能
  • 显微镜
  • 生物医疗

  【仪器网 行业要闻】显微镜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肉眼无法看清细节的样品放大成便于观察的图像,从而满足操作者观测分析样品的需求。在漫长的发展中,显微镜经过数次的变革,如今依据原理的区别衍生出了非常丰富的产品线,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显微镜在医疗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传统光学显微镜,还是电子显微镜,在医疗分析领域,显微镜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对于探明病因和治疗疾病意义非凡。但与此同时,越是精密的显微镜操作往往也越复杂,越耗费时间,因此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显微镜分析病理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那有没有可能在保证分析准确性的同时,减少分析的时间,从而提高医疗诊断的效率呢?人工智能(AI)似乎给出了答案。
 

  就在前段时间,澳大利亚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一种搭载AI分析系统的显微镜,这种显微镜能够代替医生观察样本的工作,从而提升显微镜分析的效率,借助物联网技术和专业医生团队进行交互后,理论上每天可以检测3.5万份的血样。
 

  据悉,这种AI显微镜能够发现血样的细微变化,在实验测试中,装有患者血样的试管在特别设计的传送带上快速移动,而显微镜的工作这是快速的拍摄、记录并分析传送带上的样品。而根据科研团队的介绍,“AI在得到电子影像后立即开始工作,搜索病理,判定诊断指标。在检测样本的同时,AI还能监控拍摄,确保发给医生的图像拍得一清二楚。”
 

  当然这种AI显微镜的定位并非取代医生,其本身依旧是辅助医生分析并做出诊断的一种工具。一方面,病理分析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的技术来说是无法用机器完成代替的,另一方面即便是AI也需要长期的训练来积累模型,准确度的提升需要一段时间。换言之,AI显微镜目前的工作只是让医生或者医疗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变轻松,让他们的我工作能够更高效,并且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环节中。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器文摘

作者最近更新

  • 大陆集团携手纳芯微,打造更安全的汽车压力传感器芯片
    传感器文摘
    2024-10-31
  • 氧气传感器控制婴儿保育箱内氧气的浓度
    传感器文摘
    2024-08-25
  • 安芯电子车规级6英寸晶圆设计制造项目开工
    传感器文摘
    2024-07-3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美国首批附带传感器的数字化药片上市

    2018-12-08

  • 浅谈超声波传感器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2018-12-0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器文摘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