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229亿!四大锂电项目来了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807

  • 新能源
  • 锂电池
  • 正极材料
虽然以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为代表的锂电材料产品价格低迷,并导致一大批锂电材料企业业绩下降,但这并不影响锂电材料大项目的不停扩产与投产。

  不怕产能过剩的原因,或许是相关企业看好新能源行业的大发展、想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并对自家产品质量抱有自信。
 

  当升科技超60亿元
 

  7月28日晚间,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300073.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芬兰规划建设年产6万吨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计划为7.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66亿元)。
 

  该项目的地点为芬兰科特卡市,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项目建设周期规划为34个月,计划建成年产 6 万吨锂电正极多元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生产线按照 NCM811/ NCA 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具备生产多元材料NCM523、NCM622 的能力。
 

  当升科技称,欧洲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与之配套的高端锂电正极材料需求也将大幅提升,“公司加快海外高端锂电正极材料产能建设,旨在与海外下游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机制,为公司供应欧美等全球新能源市场奠定基础。”
 

  吉林泰泽集团120亿元
 

  同样是7月28日,吉林泰泽集团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活动在吉林省延边州图们市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亿元,占地80公顷,项目分二期建设,主要包括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前驱体及石墨负极材料等版块。
 

  据悉,吉林泰泽集团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延边州大力引进的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也是近年来延边落地开工的体量最大的工业项目。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仅用时5个月,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开工。
 

  江苏三金锂电15亿元
 

  还是7月28日,龙蟠科技(603906.SH)子公司江苏三金锂电高镍三元前驱体锂电池材料一期工程竣工仪式暨新品发布会在江苏张家港顺利举行。
 

  资料显示,江苏三金锂电坐落于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规划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86.3亩,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已顺利建成投产。
 

  江苏三金锂电还发布了新产品——三元1号。据了解,三元1号高镍三元前驱体应用更先进的晶体设计,让活性物质具备更安全的结构,达成更高的镍含量,帮助电池组发挥最强效力。
 

  山东锂源33.9亿元
 

  还有一个锂电材料项目同样来自龙蟠科技旗下的子公司。7月26日,龙蟠科技旗下山东锂源宣布,山东菏泽6.25万吨磷酸铁锂、10万吨磷酸铁项目满产投产。
 

  有报道指出,在菏泽市鄄城县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总投资33.9亿元的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该项目拥有核心发明专利23项,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全系统数字化生产,与国内同行业相比,单吨能耗下降20%。
 

  其中,该项目独创的“黑科技能量球”技术,攻克了低温性能衰减、充电倍率低等行业难题,实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技术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锂源10万吨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是“满产投产”,同时还发布了“再生1号”Z系列新品。
 

  据了解,“再生1号”正极材料产品,是以废旧极片为原材料,通过精准除杂、微量补锂等技术进行制造生产,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与常规技术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批次一致性好,原料利用率高以及加工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再生1号”Z系列产品达到了与常规LFP相当的性能,已具备量产出货能力。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除“再生1号”Z系列外,山东锂源旗下的特色产品还有“铁锂1号”T系列、“锰锂1号”M系列和“续航1号”S系列,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适用领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铁锂1号”具有更优异的低温性能;“锰锂1号”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1号”的循环性能更出色,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 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

    2018-12-23

  • 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动车安全性能面临新挑战

    2019-04-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