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汇聚,Ai外骨骼机器人全球首秀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304

  • 人工智能
  • 外骨骼机器人
  • 康复训练

 

 

 

3月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天坛公园祈年殿举行。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采集的8个火种,连同在残奥会发祥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火种,共9个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

 

 

火种汇集仪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在火种汇集仪式上,点燃火种台的9位代表中有一位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的火种汇集选手吸引了全场的瞩目。只见他步履轻松走向火种台,顺畅完成了汇集动作。

 

 

他是曾打破机器人行走马拉松世界纪录的邵海朋,而他所穿戴的这件Ai外骨骼机器人正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梅研究团队的研发成果,这也是该款新一代大艾机器人的全球首次亮相!

 

 

邵海朋正在训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帅梅告诉记者,得益于多年积累的科研实力,全新一代大艾Ai外骨骼机器人可针对运动能力不足的用户,实时判断用户的运动意图,根据地面特征和周边地形环境变化,提供匹配其自身能力的运动助力,帮助用户激活肌肉力量和掌控步态姿势,实现优雅自然的快速行走运动。

 

 

帅梅表示,这款外骨骼机器人突破智能生物感知与仿生步行、人机融合多模式混合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辅助选手实现直立行走、完成火种汇集,生动诠释了科技助残、帮助残疾人实现社会平等及残健融合的无限可能。

 

 

据了解,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康复医疗领域提出了更高挑战,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出现正在弥补了当前康复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病患在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帮助下进行站立和行走成为了可能。帅梅表示,目前在专业治疗领域,大艾的产品正在不断满足各种类型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康复需求。“对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来说,经过系统综合训练,还可重新适应新的状态,在这种新状态下做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品质,进而重返工作、重返社会。”帅梅说。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AI结合智能手机传感器 可预测人类压力水平

    2019-07-10

  • 简单的智能玻璃揭示了人工视觉的未来

    2019-07-12

  • 英特尔开发出含800万神经元的类脑芯片系统

    2019-07-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