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因管理和回收不足,塑料污染正在毫不留情地增长

西贝网 20220304

  • 微塑料
  • 塑料污染
  • 废物管理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世界上产生的塑料垃圾是二十年前的两倍,其中大部分最终被填埋、焚烧或泄漏到环境中,只有9%被成功回收。在联合国就减少塑料垃圾的国际行动进行会谈之前,OECD的第一份《全球塑料展望(Global Plastics Outlook)》显示,随着人口和收入的增加,使用和丢弃的塑料数量不断增加,而遏制其泄漏到环境中的政策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这份报告,几乎一半的塑料垃圾是在OECD国家产生。每人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从美国的221公斤和欧洲OECD国家的114公斤到日本和韩国的平均69公斤不等。大多数塑料污染来自于被称为宏观塑料的较大塑料碎片的不充分收集和处理,但来自工业塑料颗粒、合成纺织品、路标和轮胎磨损等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的合成聚合物)的泄漏同样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OECD国家在整个塑料泄漏中占14%。其中,宏观塑料占比11%,微型塑料占比35%。《展望》指出,减少塑料污染的国际合作应包括支持低收入国家发展更好的废物管理基础设施以减少其塑料泄漏。

报告认为,随着经济活动的放缓,COVID-19危机导致2020年的塑料使用量下降了2.2%,但乱扔垃圾、食品外卖包装和口罩等塑料医疗设备的增加仍旧推动了垃圾的增加。随着经济活动在2021年恢复,塑料消费也出现了反弹。

减少来自塑料的污染将需要采取行动和国际合作从而来减少塑料生产,其中包括通过创新、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环境友好型替代品以及努力改善废物管理和增加回收。

超120个国家存在对一次性塑料的禁令和税收,但在减少整体污染方面仍还做得还不够。大多数法规仅限于塑料袋等物品,而这些物品在塑料垃圾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且在减少乱丢垃圾方面比遏制塑料消费更有效。鼓励回收利用的填埋和焚烧税只存在于少数国家。《展望》呼吁更多地利用各种手段,如包装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者延伸责任计划、填埋税、押金返还和随用随丢系统。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塑料都是原生塑料,由原油或天然气制成。全球回收塑料--或二次塑料--的产量已经翻了两番多,从2000年的680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2910万吨,但这仍只占塑料总产量的6%。为了为再生塑料创造一个独立的、运作良好的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工作要做。设定回收含量目标并投资于改进的回收技术将有助于使二级市场更具竞争力和盈利性。

以下为报告列出的一些关键发现:

在过去30年里,在新兴市场增长的推动下,塑料消费翻了两番。全球塑料产量从2000年到2019年翻了一番,达到4.6亿吨。塑料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4%;

全球塑料废物的产生从2000年到2019年翻了一番多,达到3.53亿吨。近2/3的塑料废物来自寿命低于五年的塑料,其中40%来自包装、12%来自消费品、11%来自服装和纺织品;

只有9%的塑料垃圾被回收(15%被收集用于回收,但其中的40%被作为残渣处理)。另有19%被焚烧,50%最终被填埋,22%逃避了废物管理系统从而进入不受控制的垃圾场,在露天坑中焚烧或最终进入陆地或水生环境,特别是在较贫穷的国家;

2019年,610万吨的塑料垃圾渗入水生环境,170万吨流入海洋。目前,海洋中估计有3000万吨塑料垃圾,还有1.09亿吨积聚在河流中。河流中塑料的堆积意味着,即使管理不善的塑料垃圾可以大大减少,但漏入海洋的情况仍将会持续上几十年时间;

考虑到全球价值链和塑料贸易,调整设计方法和化学品监管将是改善塑料循环性的关键。废物管理的国际方法应带来调动所有可用的资金来源--包括发展援助,从而来帮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满足每年250亿欧元的估计成本以改善废物管理基础设施。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学家发现农作物能吸收微塑料

    2020-07-15

  • 一种甲壳类动物能在数天内将微塑料转变成纳米塑料

    2020-08-07

  • 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漂浮在北冰洋中的微塑料的起源

    2022-03-18

  • 荷兰科学家发现塑料微粒被人体血液吸收的首个证据

    2022-03-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