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将AI技术规模化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早安科技 20230816

  • 人工智能
  • 输电线路
  • 红外缺陷识别

记者8月11日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该校等单位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近日在我国主要超特高压线路运维方面实现产业化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AI)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据介绍,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气温不断升高,电力负荷急剧增加。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及时发现线路缺陷隐患。然而,以往用人工智能识别红外影像数据的流程比较复杂,且需由人工现场判别画面中的发热故障点,易受检修人员经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遗漏;此外,红外视频数据量庞大,复检工作难度极大且效率低下,易造成绝缘子掉串等危险事件。而利用新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仅需一键上传巡检红外视频就能快速抽帧并智能识别发热缺陷,可辅助线路运维单位及时消除线路跳闸停电的隐患。

“此次,技术攻关团队结合业务场景,采用‘最小化标注+阶梯式学习+干扰点屏蔽’的技术路线,实现了红外缺陷隐患的智能识别,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该系统应用方、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空间技术应用中心巡检处处长郭晓冰说。

据介绍,目前该系统在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部署应用,系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以240基杆塔的红外视频为例,传统人工数据复核需要5个小时,现在采用该系统,从上传视频到完成分析只需要2个小时,且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


查看全文

点赞

早安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六维力传感器在碰撞检测与安全防护中的关键作用
    早安科技
    2024-12-03
  • 西门子、施耐德、ABB、三菱、尼得科、霍尼韦尔等工业自动化企业2024第二季度与上半年财报汇总
    早安科技
    2024-09-05
  • 传感器在制造业中的用量占据30%的份额
    早安科技
    2024-08-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早安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