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条采用“无人驾驶”盾构技术地铁成功始发!

科技黑马 20230821

  • 人工智能
  • 无人驾驶
  • 隧道施工
上海此地铁隧道区间为21号线首个始发盾构区间,共计737.694米,也是隧道股份“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的首次试点应用。

  近日,由隧道股份承建的上海地铁首条采用“无人驾驶”盾构技术建造的上海轨交21号线一期康南路站—军民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成功始发。该隧道区间为21号线首个始发盾构区间,共计737.694米,也是隧道股份“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的首次试点应用。
 

  “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是隧道股份在“数字中国”战略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隧道股份依托盾构自主驾驶系统及配套的数智隧道管控平台、全寿命周期设备管控平台,依靠盾构内植入先进算法、感知系统以及数字化管控中心,全力推进盾构机“无人驾驶”落地实践,让盾构可自主完成包括施工掘进、沉降控制、轴线控制等一系列复杂施工作业,标志着传统的隧道施工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阶段。
 

  “智驭先锋”数智化项目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发的“盾构自主驾驶系统”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精准感知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赋予了盾构机自主判断、自主认知、自主决策、自主控制的能力——就像是为盾构植入了大脑、眼睛和耳朵。依托感知系统,盾构可以实时“看到”周围土体的变形数据和地面沉降数据;通过 “大数据”以及具有学习功能的算法控制模型,盾构还可自主控制各项施工参数,实现自动掘进,并自动纠偏、调整姿态,实现长距离精准前行。
 

  目前,该系统除了在上海地铁21号线建设中运用外,还应用于全国多个城市15台次盾构、不同地质下的掘进施工,累计掘进超过12公里,各项数据均达到优良标准,并创造了单月461环(829.8米)的国内9米级盾构掘进纪录。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黑马

作者最近更新

  • 水清不?靠它来“看”——聊聊水质传感器的那些事
    科技黑马
    4天前
  • 传感器背后的“智慧眼”:走进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的世界
    科技黑马
    4天前
  • 超声波传感器:你家车库里看不见的“眼睛”
    科技黑马
    5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这些热门方向最受关注

    2018-12-06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黑马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