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或在塑造科研新貌

传感梦工厂 20230821

  • 人工智能
  • 虚拟现实
  • 药物研发

   ChatGPT横空出世后即风靡全球,它以强大的信息整合和对话能力惊艳了整个世界,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目前最新版的ChatGPT已经拥有撰写论文、代码、软件,以及进行科研辅助分析等多种强大功能。

 

  从更快地合成信息,到数小时内开发出新药,美国趣味科学网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人工智能(AI)重塑科研面貌的几种方式。

 

  更快更好地阐释信息

 

  AI可识别人类可能忽视的数据模式和关联,事实上,AI已能提出人类科学家没有想到的假设。

 

  例如,SciSpace公司开发的AI研究助理,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快地阅读和理解论文,成为了论文阅读“神器”。IBM的地理空间地图AI系统可分析大量卫星图像,能以无与伦比的准确性,检测和预测环境变化,如森林砍伐或干旱等。

 

  SciSpace公司指出,这只是一个开始。人们很快就会利用AI回答以前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生命最初是如何进化的;混沌的真实性质是什么;以及周边环境如何影响人类基因等。AI可分析大量数据、发现模式和建立联系,这些无与伦比的能力对于揭示这些深刻问题的答案至关重要。

 

  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AI正在改变药物研发的游戏规则,使其更快、更高效。今年3月29日,AI再一次向世界彰显了其在科研领域的强大应用前景。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张锋团队,借助深度思维公司的AI工具阿尔法折叠,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分子注射器,可将蛋白质直接注射到人类细胞内。

 

  最新注射器为体内蛋白递送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也有望为基因治疗、癌症治疗及生物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此前,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但在AI系统的帮助下,张锋团队仅用46天就完成了。此外,阿尔法折叠还准确预测了几乎所有已知蛋白质的形状,这是药物开发的关键一步。

 

  另一项重大突破出现在今年1月。药物发现公司Absci使用零样本生成式AI,通过计算机模拟展示了从头创建抗体的方法。由AI驱动的从头设计抗体方式将开发时间从长达6年缩短至18到24个月。

 

  此外,AI还可分析大量数据集,以预测有希望的药物靶点和候选药物,使药物发现过程变得更快、更智能。通过使用生成式AI,生物技术公司可识别患者反应标记,并快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随时随地做科研

 

  虚拟现实技术与AI强强联手,可使科学家在虚拟现实中进行实验,以及操纵分子或材料的数字模型,同时实时监测结果。但能改变科研领域游戏规则的不只有虚拟现实技术。

 

  2021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使用全息传送通信技术,将飞行外科医生约瑟夫·施密德团队“送”到太空,探访居住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这是第一批从地球全息传送到太空的人类。NASA表示,这项技术为宇航员提供外星远程医疗有所帮助,甚至有利于未来的深空探索。

 

  无独有偶,去年8月,加拿大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国际间的全息传送:将一个人以全息图像的形式从美国亚拉巴马州传输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团队其他人的全息图则传输到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这项名为Holoport的技术,配备一个耳机和一个3D扫描摄像头,可生成人的全息图像,远程传输到任何地方。人们可借此创建自己的3D版本,以便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会面”。

 

  未来,人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Holoport的技术遍地开花,科学家可与世界各地的同事开展实时合作。他们可在实验室设备上拍摄全息图像,或者实时观察来自世界另一端的实验。这有望催生更多国际合作,更快取得新的科学突破,同时还能减少碳排放。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梦工厂

作者最近更新

  • 这家MCU芯片企业获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战略投资
    传感梦工厂
    4天前
  • 赛微电子,投了一家传感器公司
    传感梦工厂
    5天前
  • 2.95亿!又一家传感器企业被(688045)收购
    传感梦工厂
    08-28 10:4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梦工厂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