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的下巴有传感器,使它成为更可怕的捕食者

科技帮 20230821

  • 神经传感器

霸王龙不仅仅是一种咬得大的巨大野兽,它的下颚端有神经传感器,使其能够更好地检测和吃掉猎物,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历史生物学》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霸王龙是一种比以前认为的更可怕的捕食者,”日本福井县立大学恐龙研究所的主要作者Soichiro Kawabe博士解释说。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霸王龙下颌骨(下颌的一个区域)的神经分布比迄今为止研究的任何其他恐龙的神经分布更复杂,与现代鳄鱼和触觉觅食鸟类相当,它们具有非常敏锐的感官。


“这意味着霸王龙对材料和运动的细微差异很敏感;它表明它能够识别猎物的不同部分并根据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吃掉它们的可能性。


“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霸王龙的看法,认为霸王龙是一种对嘴巴不敏感的恐龙,把所有东西都咬在任何东西上,包括骨头。


虽然已经在几种化石爬行动物中分析了颌骨血管和神经的形态,但这项研究是对霸王龙下颌骨内部结构的研究。


川边博士与恐龙研究所Soki Hattori博士助理教授一起,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和重建霸王龙化石下颌骨的分布神经血管管,该化石起初是在蒙大拿州的溪地层发现的。


然后,他们将他们的重建与三角龙等其他恐龙以及现存的鳄鱼和鸟类进行了比较。


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描述保存完好的运河,这些运河容纳了霸王龙牙齿中的血管和神经。


“本研究揭示了暴龙下颌存在具有复杂分支的神经血管管,特别是在牙齿的前部区域,并且假设其上颌也存在类似复杂的分支神经血管管,”Kawabe博士说。


他补充说:“神经血管管的分支模式与现存的鳄鱼和鸭子一样复杂,这表明暴龙的三叉神经系统可能是鼻子中的敏感传感器。


“须指出的是,暴龙鼻子的敏感性可能没有鳄鱼那样增强,因为暴龙缺乏与现存鳄鱼不同占据神经血管管的厚神经组织。


“尽管如此,在这项研究中,暴龙鼻子的敏感性远高于鸟臀目恐龙。


该论文的结果与另一种暴龙科Daspletosaurus的头骨表面以及异特龙上颌骨内的神经血管管形态分析一致,表明兽脚类恐龙的面部区域可能高度敏感。


“这些推论还表明,除了捕食之外,暴龙科的下颌还适应于执行一系列精细运动的行为,包括筑巢,父母照顾和种内交流,”服部博士补充道。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团队没有分析用于比较的霸王龙和其他恐龙的完整下颌骨区域,但是由于未研究的比例微不足道,因此显示的趋势“应该是一个合理的估计”。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帮

作者最近更新

  • 深圳一芯片企业停工停产:曾号称LED驱动芯片出货国内第一
    科技帮
    2024-07-24
  • 传感器|CA12电容传感器第四代TRIPLESHIELD技术介绍
    科技帮
    2024-07-02
  • 突发!美国限制对华AI和芯片投资,165页新规公布,明确技术范畴、交易分类
    科技帮
    2024-06-3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传感器监测可预防抑郁症

    2019-04-11

  • 多核处理器将人工智能带入传感器应用

    2020-02-19

  • 由AI控制的按像素曝光的传感器

    2020-07-1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帮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