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变得有意识,我们该如何判断

scientific 20230829

  • 人工智能
  • AI伦理
科幻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在想象人工智能获得意识的可能性——想想1968年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那个从超级计算机变成反派的HAL 9000。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不那么虚幻,并且甚至已经被AI领域的领军人物所承认。例如,去年,由聊天机器人ChatGPT背后公司OpenAI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Ilya Sutskever)在推特上说,一些最先进的AI网络“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许多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AI系统尚未达到具备意识的水平,但AI进化的速度促使他们思考: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它们是否获得了意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一组由19名神经科学家、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制定了一份标准清单,如果一个系统符合这些标准,就表示它很可能具备意识。他们于本周早些时候,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发布了这份暂定的指南,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该研究团队的联合作者、位于旧金山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人工智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I Safety)的哲学家罗伯特·隆(Robert Long)表示,他们之所以开展这项研究,是因为“我们发现关于AI意识的详细、基于实证的思考严重不足。”团队表示,如果无法识别某个AI系统是否已获得意识,将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联合作者之一、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梅根·彼得斯(Megan Peters)表示,如果某物被认定为“有意识的”,“那么我们人类如何认为应对待该实体,许多方面都会发生改变。”隆补充道,据他目前的了解,开发先进AI系统的公司并未投入足够的努力,去评估这些模型是否具备意识,也未制定应对意识出现的计划。“尽管事实上,如果你听听领先实验室负责人的话,他们会说AI意识或AI感知是他们思考的问题之一。”他说道。《自然》杂志(Nature)联系了两家推动AI发展的主要科技公司——微软和谷歌。微软的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AI开发重点是负责任地协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复制人类的智能。发言人称,自从GPT-4(目前公开的最先进版本的ChatGPT)推出以来,“很明显我们需要新的方法来评估这些AI模型的能力,以探索如何充分发挥AI的潜力,造福整个社会。”谷歌没有回应。什么是意识?在研究AI的意识时,其中的一个挑战在于定义“意识”到底意味着什么。彼得斯表示,在本报告中,研究人员关注的是“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也被称为主观体验。这是一种存在的体验——作为一个个体、动物或AI系统(如果其中某一个真的具备意识)是什么样的感觉。虽然有许多基于神经科学的意识理论来描述意识的生物基础,但人们对哪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为了构建他们的框架,作者采用了多种理论。他们的思路是,如果一个AI系统运作方式符合这些理论中的多个方面,那么它具备意识的可能性就更高。他们认为,比起仅通过行为测试来评估意识——比如询问ChatGPT是否具备意识,或者挑战它并观察它的反应——这种方法更为有效。这是因为AI系统已经变得极其擅长模仿人类。根据英国布赖顿附近苏塞克斯大学意识科学中心的主任阿尼尔·塞思(Anil Seth)的说法,该团队的方法是“理论导向”的,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它强调的是我们需要更精确、经过良好验证的意识理论。”他说。他补充道,“我对其中的一些假设持不同意见,但这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我自己也可能错了。”理论导向的方法为了制定他们的标准,作者假设意识与系统如何处理信息有关,而不管这些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无论它们是神经元、芯片还是其他任何东西。这种方法被称为计算功能主义(computational functionalism)。他们还假设可以将那些通过脑扫描和其他技术在人类和动物中研究的神经科学意识理论应用到AI系统上。基于这些假设,该团队选择了六个理论,并从中提取出一组意识指标。例如,其中的一个理论——全球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提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使用多个专门系统,也称为模块,来执行诸如视觉和听觉等认知任务。这些模块独立工作,但并行运行,并通过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来共享信息。隆表示,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AI系统的架构以及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方式,来评估它是否表现出该理论推导出的某个意识指标。塞思对该团队提案的透明度印象深刻。“它非常周到,不是浮夸的,而且明确地说明了其假设。”他说。作者表示,这篇论文远非对如何评估AI系统意识的最终结论,他们希望其他研究人员能够帮助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方法。但目前,已经可以将这些标准应用于现有的AI系统。例如,报告评估了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并发现此类系统可能表现出与全球工作空间理论相关的某些意识指标。然而,最终,这项研究并未表明目前的任何AI系统都是意识的有力候选者——至少目前还不是。本文经授权转载,最初发表于2023年8月24日。

查看全文

点赞

scientific

作者最近更新

  • 我们进化的历史可以教会我们人工智能的未来
    scientific
    2023-11-11
  • “ChatGPT检测器”以前所未有的准确率识别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
    scientific
    2023-11-11
  • 人工智能需要规则,但谁将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
    scientific
    2023-11-0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scientific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