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再升级!办事服务太暖心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910

  • 人工智能
  • 政务服务
随着智慧政务理念的提出,利用先进的AI技术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在办公、监管、服务和决策等多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共识。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随着智慧政务理念的提出,利用先进的AI技术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在办公、监管、服务和决策等多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建设了“智慧服务”的政务服务平台,将市政、教育、科技、卫生、公安、民政、司法、检察、财政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事项纳入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为公众和企事业法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智慧政务主要有哪些体现呢
 

  1.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
 

  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就是政务智能化服务的典型应用,其目标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一个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面向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和预约服务,提高政府服务的办事效率和用户体验,使人民群众少跑腿,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2.政务服务机器人
 

  政务服务机器人底层采用AI、大数据技术,通过模拟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代替政务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处理复杂、繁琐、大量的机械化日常工作,将工作人员从重复性的系统操作中解放出来,去更好的应对非软件操作类的工作,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同时,政务服务机器人可轻量级的实现对各委办局系统数据的采集重构,无需复杂的数据接口即可实现对系统数据、电子化数据、互联网数据、纸质数据等的智能化采集,为部门内、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提供便捷化支撑。
 

  3.智能排队叫号系统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实现微信预约,线下身份识别取号,现场取号,呼叫等待、窗口显示、语音播报、评价管理等多功能服务,系统支持对各窗口取号、叫号、评价等业务数据进行大数据汇总分析,辅助科学管理。
 

  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享受线上预约取号、现场取号两种方式进行排队,线上预约的客户,待到现场后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取号,减少等待时间;线上预约可提前预约办事时间段,避开高峰拥堵,以提高办事效率与体验。
 

  4.政务中心自助服务系统
 

  政务中心自助服务系统安装在自助服务终端一体机上,它集成二代身份证识别、申报资料扫描、表单二维码、申报表单生成、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通过相关系统的数据接口对接,可为办事人员提供自助申报、办事预约、查询办件进展、反馈等办理流程“一条龙”优化服务,进一步推进全天候、立体式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自助办”。
 

  5.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平台
 

  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平台从用户需求出发,以有用、管用为原则,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以政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为依托,立足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着力研究群众“办一件事”需要在多个部门“多次跑”“多头跑”的事项办理的等痛难点问题,以办成“一件事”为目标,聚焦高频热点服务事项开展事项重组和流程串并联,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提升服务体验。
 

  智慧政务实现政务服务向智能服务转变的新突破,实现了多渠道、全时段的政务服务,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更为规范、准确、便利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