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维浮栅晶体管器件引领存储技术革命

崔哥聊科技 20230918

  • 二维材料
  • 存储技术
  • 浮栅晶体管

华中科技大学的翟天佑团队在二维高性能浮栅晶体管存储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研制出一种具有边缘接触特征的新型二维浮栅晶体管器件,其擦写速度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较现有商业闪存器件有所提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浮栅晶体管作为电荷存储器是当前大容量固态存储器的核心元器件。然而,目前商业闪存内硅基浮栅存储器件的擦写时间远低于计算单元CPU的数据处理速度,且循环耐久性约为10万次,无法满足频繁的数据交互需求。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可兼顾高速和高循环耐久性的存储技术。

二维材料具有原子级厚度和无悬挂键表面,可在器件集成时避免窄沟道效应和界面态钉扎等问题,是实现高密度集成、高性能闪存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之前的研究中,二维材料的数据擦写速度异常缓慢,很少有器件能够同时实现高速和高循环耐久性。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翟天佑团队研制出一种具有边缘接触特征的新型二维浮栅晶体管器件。通过对传统金属-半导体接触区域内的二硫化钼进行相转变,使其由半导体相向金属相转变,使器件内金属-半导体接触类型由传统的3D/2D面接触过渡为具有原子级锐利界面的2D/2D型边缘接触。实现了擦写速度在10纳秒至100纳秒、循环耐久性超过300万次的高性能。

通过对比传统面接触电极与新型边缘接触,该研究证明了优化制备二维浮栅存储器件内金属-半导体接触界面对改善擦写速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密度大容量存储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5288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查看全文

点赞

崔哥聊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基于泓川科技LTP080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音响喇叭振动特性低成本测量方案
    崔哥聊科技
    03-21 18:18
  • 下注机器人,这家触觉传感器企业拿下近亿元融资!
    崔哥聊科技
    03-14 16:22
  • 电应普传感器|液化气罐液位监测应用方案
    崔哥聊科技
    2024-11-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新方法提高二维材料缺陷检测效率 将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

    2020-02-17

  • 国外提出控制光相位的创新方法

    2020-02-28

  • 中科院新型半导体技术:用纳米画笔“画出”各种芯片

    2020-03-12

  • 超薄二维半导体研制成功 1纳米芯片不再遥远

    2020-03-2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崔哥聊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